【全】2017 大事回顧:人生轉捩點

臨近歲晚,電視台都會準備新聞特輯,回顧一年的本地、世界、財經大事。在這除夕倒數夜,也讓筆者來整理一下自己的年度大事,畢竟今年確實是成長了、學到了不少。

筆者停賽半年後終於在年尾久休復出,這桿小鳥推大家猜結果如何?

工作上今年換到了一個輕鬆一點點的位置,這實際是今年諸多學習機會的開始。一方面較靈活彈性的工作時間,容許筆者有多點時間思考人生;另一方面筆者也開始擔心是被投閒置散,雖然從前也會想到中年危機只會愈來愈早到來,但真正如此強烈的感受到危機感也是這一年的事。

結果我不敢怠慢,在家庭理財方面今年下了不少功夫。先有 2月份重新整理家庭的收支表和資產負債表(從前也有月結的習慣,但感覺是為做而做),更做了個 5 年計劃預視一下如果單靠儲蓄,5 年後的家庭財政狀況會如何(突然感受到止凡兄、百樂兄所說「人工是死數」,試問有哪位生意人能斷言 5 年後甚至一年後的收支?)。結論是:我需要更認真的看待投資。

接下來就開展了一系列投資認真認識運動,前半年參加了市場先生大師和巴黎老師先後兩個價值投資課程,後半年用了轉按回贈當中的數千元參加了一個本地地產課程,也參與了大大小小不同的聚會(天路客聚止凡百樂聚,較早前筆者也跟 Starman 兄握過手要過簽名 :D)、閱過各位財經 Blogger 的巨著和其他財經書籍——Starman 兄的《現金流為王》、止凡兄的《跟著價值走的 12 堂課》、鍾兄的《選股與估值》、百樂兄《財務自由速成法》、郭釗《HEA富學》、黎家良《有升有息》、林睿奇《當債券連結國家命運》、一本關於工商舖投資的書籍,也重閱巴黎老師的《大學沒有教的股票價值投資法》。

當中得著是,從前口口聲聲懂得財務數學的自己,原來只是「自我感覺良好」實際對投資操作和感覺僅僅半桶水;現在對股票、債券、住宅、工商舖等也有了概括的認識,知道如何利用賺錢、優勢劣勢各在哪兒。有了這概念,就算未來筆者家庭資產多個零(期待這一日!),也懂得應對的心法,大概知道要怎樣玩、怎樣利用「投資門檻」(Starman 兄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可參考 Starman 文章或其鉅著)做保險線。展望向前,就是要看準時機吸收實戰經驗了。

當然不得不提的就是 6 月份開了「全家福祿壽」這個 Blog。其實筆者也不是第一次開 Blog 的,稍後也請恕我貼一些幾年前寫的舊文章,但從前寫 Blog 的目的是有一點點想硬銷自己價值觀的味道,及後找不到知音很快就關門大吉。但今年參與的各個交流會、投資課程,讓我感受到 Blog 界的快樂和寫 Blog 的動力,其實源自互相分享交換知識情報,以及 Blog 友時間互相的支持和善意點評。有了這定位,筆者也嘗試分享自己的生活和學習投資的經驗,至今得到了各位的支持和經常到訪捧場,驅使我繼續寫好文章,實在是萬分感謝!

另一項比較大膽的嘗試,就是跟幾位朋友合資開了一家餐廳。在香港經營食肆實在是十分的不容易,面對同業激烈的競爭和高昂的租金,筆者實在有幸能與一班有心有力的生意搭檔合作,也承蒙各位客戶朋友的支持和關愛,生意才勉強上了軌道。說實在的這盤生意絕對是筆者的 eye-opener,從埋頭苦幹的鴕鳥型打工仔一名,到掛名做老闆做商業決策了解大小事,再驅使我以老闆的角度認真回望自己正職的工作間,霎時間好像增加了不少歲月(再度增加了中年危機感)。

(小店亦有包場派對及食物到會服務,場地可容納 150 人並備有舞台及投影機等設備,各位 Blog 友開班 / 聚會 / 其他公司或私人派對宴會,如能幫忙提供食物 及/或 場地,歡迎私訊聯繫。)

本年度最難忘、影響最深的事,怎麼能不數左手腕軟組織受傷?五月中因為短短的一小時用了個錯的姿勢玩推冰壺,結果得到了這個骨科醫生也普遍認為是「十分難搞」的「TFCC撕裂」。這個症困擾了筆者足足半年,花了醫藥費過萬(扣除保險賠償後),每週兩次各做兩、三小時物理治療,晚上還要熱敷 30 分鐘熱鹽水、做手腕肌肉強化運動,嚴重影響日常和工作生活,期間筆者也得暫停最愛的高爾夫球,絕對是本年度最慘烈的事。

筆者年初曾訂下高球差點(Handicap)進步的目標,此後曾經一段日子很努力的練球和拉筋,四月的泰國之旅更打出 Career High(雖然桿數還是貽笑大方就是了)。豈料五月竟飛來此橫禍,完全打亂了筆者的計劃,八月在海南黑石場大顯身手的機會沒了,也上了寶貴的人生課堂:人算不如天算,意料之外的總會發生,而且是遠遠出乎所有人之想像,所以與其做 100% 完美的計劃,應該花 20% 的力氣做 80% 的計劃,再花點心思做好風險管理,保險方案要精明做足,剩餘的就及時行樂吧。現在筆者雖然可以重新打高球,但傷患仍然未 100% 治癒,這一課實在是太昂貴了。

翻開今年的 Facebook 留言,原來這回受傷,除了身體健康的影響外,心靈上的創傷也是大的。筆者發現自己 1-4月的留言,要比 5月之後的正面多了。當時我有很多有趣的嘗試,例如是「De-Tech 慢食午餐」、「筋長一寸、波遠十碼」,甚至是「從高球領悟人生哲理」系列,我都展現了很正面積極的思維。也許是受過沈重教訓後不想再受傷害的自保意識吧,原來潛移默化中筆者看事物也帶多了點灰色。難道這就是創傷後遺症?

不管如何,在新的一年裏,筆者立志繼續以「身體健康」、「心靈富足」、「財務自由」為三大目標,要繼續以強健的體魄、積極的思維、以及不斷增加的財商,帶領自己和家庭面對生命的挑戰。

感謝大家一直的支持——謹祝各位讀者新年進步!

【祿】一家之主要買 Term —— 實戰.下篇

上篇介紹了定期壽險以及它如何為一家之主帶來相宜的死亡風險保障。本篇主要處理購買這種人壽保險時要解決的實務問題,例如如何選擇年期及保障額、甚麼時候開始買、如何付費才最相宜等。




千金難買「可保性」

先補充一點上篇沒有提及的一個重要概念:可保性(Insurability)。

購買一張人壽保險時,保險公司通常都會先進行「核保」(Underwriting)的程序,了解保險申請人的健康狀況(如驗身)、吸煙喝酒的習慣、甚至職業,基本上是要確保申請人沒有已知的危疾、也非從事高死亡風險的工作。如對公司風險過高,保險公司有權拒絕接受保險申請,或是提高這宗保險的保費。

然而,若保險公司接受了投保人的申請並提供人壽保險保障,當第一張保單年期屆滿之後,一般的定期壽險都有「保證續保」的條文,意即保險公司不會再重新評估投保人當時的健康狀況,即使此時投保人已病入膏肓,只要投保人願意開立新保單並繳納保費,保險公司亦得承保,不得拒絕。換句話說,投保人在買下第一張壽險單時,已買了一個未來的「可保性」,日後不用擔心身體健康狀況的變化,保險公司亦保證承保。「可保性」可比擬金融市場上的認購期權(Call Option),投保人有要求續保的權利,並沒有續保的義務,而保險公司則有義務履行投保人續保的要求。「可保性」乃定期壽險另一項給投保人重要的保障。

關於「可保性」有兩點要注意的地方:第一,「保證續保」不等同於「保證保費不變」。續保時,保險公司會根據投保人新的年歲,以及其時死亡率風險、公司盈利等變化去計算新的保費。第二,一般而言,「保證續保」的保額只可減少或持平,不可增加。保額增加代表保險公司要冒更大的風險,而上一張保單的保費只包含了以舊有保單保額去續保的風險費用,所以如果在續保時要增加保額,保險公司一般都會要求重新了解投保人的健康及職業狀況。

基於一般健康狀況會隨年齡增長而變差的考慮,定期壽險愈早開始投保是愈好的,因為可以趁身體健康的時候買下千金難求的可保性。而基於「保額可減不可加」的考慮,筆者建議年輕的時候不妨買大一點保障,例如未有小朋友的讀者也可先預算未來會有小朋友。年輕的時候死亡風險小,保費相當廉宜;而且職場人生剛起步,儲蓄少,所需的保障自然多。萬一長大後身體狀況轉差,你可能會後悔當初為何不願每月多付百多二百元保費,買大數百萬保額。

另一個買大保額的原因,就是千萬不要低估通脹的威力。香港長期通脹平均為 6%,近年官方的通脹率也有 3%,「可感通脹」大概更高。以通脹率 4% 計算,只要此狀況維持 20年,如要獲得相當於今天 $1,000萬 的保障,你得購買 $2,200萬 的保障額。


5年或10年期  進可攻退可守

定期壽險有固定的年期,如 1年、5年、10年、20年,也有「至65歲」的險種用以保障閣下退休前的死亡風險。筆者建議不要買過長或過短的年期,應以 5年 或  10年為一單位,保費可更有預算之餘,又可定期重新評估自己及家庭的需要,調節保額節省金錢。

買過短的年期,如年年續保(Yearly Renewable Term,簡稱 YRT),由於續保不獲保費不變的保障,保險公司絕對有權每年大幅增加保費,使得自己大失預算。讀者可能會考慮加價時轉往另一間保險公司,但如是者便失去原有保險公司提供的「可保性」,需要重新核保。

買過長的年期,如 20年,雖然投保人可以準確知道未來 20年的保費支出,然而該保費卻是根據未來 20年的平均死亡風險而釐定。假設投保人現時 30 歲,如果現在就得給付 50歲時的死亡風險的代價(男性而言,50歲的死亡率約為 30歲時的 5倍),保費定會以倍數增加,不符合年少時以相宜保費獲得最大保障的效果。

如果只買 5年期 或 10年期的定期壽險,在第一期完結後投保人可根據當時自己的儲蓄水平、生活開支,以及其他家庭及財務狀況,重新評估自己對投保額的需要。一般來說 5年或 10年過後,家庭儲蓄會增加,樓宇按揭欠款會減少,所需的保障金額會悉數減少。減少的保額,與增加的死亡風險互相抵銷(記著保費 = 保額 x 死亡率 x 既定倍數),下期的保費增幅定當較為溫和。


保額計算  保障家人財務自由

至於買多少保障額少足夠呢?以下是筆者自行的預算方法:

  • 足以還清所有樓宇按揭欠款(屆時遺孀是否真的清還當屬另一考慮)
  • 家庭每年生活開支(未有小朋友者請假設有小朋友) x 25
  • 如父母高堂尚健在,每年生活費  x 25
  • 以上外加 20% 保障,如家人小手術 / 意外等「傍身錢」。如最後家人幸福無病痛,就用這個錢送子女出國留學或是做置業首期吧!

注意,乘以 25 並不假設遺孀只能比自己多活 25年,而是假設遺孀如將保險賠償穩健地投資於回報於通脹之上 4% 的項目上(4% = 1/25),便可保永世財務自由。多看本 Blog 和一眾財經 Blog 友的討論,4% 一般不難完成。

結論是,讀者購買定期壽險前,必先對自己家庭的收支狀況有透澈的了解。作為一家之主,有效記錄收支數據以支持家庭預算及投資大計,實屬理財基本功,筆者在此不贅。


其他要點竅門  買得更精明

其他精明購買定期壽險的要點及竅門:
  • 每年供款次數的選擇:年繳最便宜,月繳最貴,這是保險公司一年要處理 1次還是 12次付款的分別——「羊毛出自羊身上」!通常半年繳、季繳和月繳的保費分別是年繳保費的 0.52、0.26 和 0.09倍。換句話說,選擇月繳要比年繳多付 8% 的保費(0.09 x 12 = 1.08)。
  • 定期壽險的保費定價 = 保額 x 死亡率 x 既定倍數。在決定用哪套死亡率表,一般保險公司會根據投保人的性別(男的死亡風險微高於女)、投保人有否吸煙(吸煙者死亡風險遠高於非吸煙者)、職業、其他驗身及家族遺傳病史等去決定。可能讀者也會聽說過所謂 Preferred Class、Standard Class、Sub-standard Class 等,就是保險公司根據這些風險因素將投保人分成數個等級,應用不同的死亡率表,從而計算出不同的保費;當中價錢可以相差數倍!所以如讀者乃吸煙者,請盡早戒煙。某些高危職業,如地盤工人、飛機師等,死亡率亦會追加一風險值。由於不同的公司核保的嚴謹程度、風險值的追加也有所不同,讀者宜貨比三家;但在開始核保過程之前,要留意核保驗身後不簽單的話,核保過程的收費是由擬投保人還是由保險公司承擔。
  • 定期壽險的定價通常按保額的大小分為幾個等級,舉例如保額 $10萬 至 $500萬是第一級,$501萬至 $1,000萬是第二級,如此類推。等級的高低決定「既定倍數」的大小,通常保額等級愈高則「既定倍數」愈小,亦即保費比例上愈便宜。這是因為保額愈大的保單,攤分公司燈油火蠟的平均成本愈低。試想想,一張單一年繳一次保費,不論保額是 $10萬還是 $1,000萬,信還是寄一封,錢也是收一次的,這些成本不會隨保額遞增,所以平均保費愈平。(小知識:如果閣下乃城中富豪,要買上億元的保障,閣下的保費需要交由精算定價部門度身訂造,行內叫做 Special Quotation)

定期壽險是讓投保人可用相宜的保費獲取充足的保障,將保費盡用於死亡保障而非儲蓄投資,同時包含萬一未來身體變差投保人持續受保的權利。就死亡保障而言,定期壽險是筆者唯一推介的險種。至於醫療保險以至利用保險作為投資工具,日後再有機會為各位讀者介紹。

【祿】一家之主要買 Term —— 理論.上篇

早前在海洋公園哈囉喂鬼屋「活埋凶間」,發生棺材擊殺中大工程系學生慘劇,死者是一名才 21 歲的大好青年。世事無常,沒有人能說得準今天你離開住家工作玩樂,晚上能否安然無恙回到安樂窩。


海洋公園「活埋凶間」意外後查封(圖片來源:《香港01》)


若果你身為一家之主,肩負家庭財政的重責,你的離去更恐怕讓家人一生陷入財困。

以上說的都是事實,也大概是你我也有擔心過的事,但如果這是保險代理與你對話的開場白,接下來他就要跟你推介一大堆佣金高但不一定對你有用的保險產品。

一家經濟支柱的意外死亡絕對是一個家庭的頭號風險,發生機率微但潛在財務損失巨大;此等風險當用保險應對。然而,保險產品繁多,該用何種險種應付?筆者認為,要應付一家之主的過早死亡風險,當選經濟實惠的定期壽險(Term Insurance)。


善用保險公司與自己各自的長處

定期壽險是最淺白易明的險種。投保人定期繳納一小額保費,而萬一投保人在指定年期之內過身,其指定的受益人便可獲得身故賠償。如果投保人在指定年期後尚健在,保單將失效,沒有期滿賠償,也沒有保單價值。

很多讀者看到這裏便不喜歡這種定期壽險,因為「若我不死掉就給保險公司吞掉我多年繳納的所有保費,不剩下一毛錢給我!」其實筆者欣賞定期壽險的,正正就是它不剩下一毛錢給保險過後仍然生存的投保人。要知道「羊毛出自羊身上」,在其他險種保險公司能給予投保人期滿賠償(Maturity Benefits)、已付保單回贈(Return of Premium)、甚或是保單持有人紅利(Policyholder Dividends),其實錢都是從閣下的保費而來,再由壽險精算師拆解組合而成的。

定期壽險沒有任何花巧,投保人付的就是用以應付自己的死亡風險,沒有任何儲蓄成份。將自己處理不來的死亡風險交給保險公司,讓專業精算師為自己處理(當然你要付他薪水);將自己也能處理好的投資儲蓄責任歸自己,將「投資經理」的薪水也據為己有,這才是善用保險公司與自己各自的長處。


2,000 倍槓桿的誘惑

定期壽險最大的好處,莫過於能用相宜的保費獲取最大的保障。假設一張定期壽險保單的保障額為 $1千萬,而投保人在保單生效期內的死亡機會率為 2,000 分之 1,那理論上投保人付的全部保費就是 $1千萬 x 1/2,000 = $5,000,因為這是保險公司預計要賠償給你(以及像你一樣的其他投保人)的平均金額。統計學上,這 $5,000 稱為賠償的期望值(Expected Value)。每年繳付 $5千,就獲得 $1千萬的保障,槓桿是 2,000倍!

(註:1/2,000 大約是香港一般男性 30 歲、女性 35 歲的年均死亡率。順帶一提,如有興趣知道香港人的平均死亡機會率及其他相關數據,可到政府統計處網頁下載免費資料,網址為 http://www.censtatd.gov.hk/hkstat/sub/sp160.jsp?productCode=FA100094。)

當然,保險公司收取的保費要比這期望值一般要高約 50-100%,以用作:

  • 保障保險公司支付「期望以外」的風險(想像一下有大量投保人同時過身,或是投保一個月後立即過身的情況)
  • 確保保險公司符合政府 / 監管機構的法定準備金及資本要求(這些要求是政府保障投保人而設的,以免保險公司倒閉而不能支付賠償)
  • 支付保險公司的燈油火蠟,而及為閣下精心設計這張保單的精算師的薪水

但即使要收取期望值的一倍,付出一年 $1萬 便可獲得 $1千萬 保障,槓桿仍有 1,000倍,效率仍然是高的。一般而言,保單愈複雜,期望值之上的倍數就愈高,投保人能袋袋平安的就愈少,反之保險公司揩的油水就愈重!剩下的問題,就是 $1千萬的保障是否足夠,以及其他購買定期壽險的策略,這些都讓我們在下篇實戰篇探討


小結

自己每日都為家庭謀幸福,但萬一不幸的事情發生了,你大概都希望在天之靈見到你的妻子 / 夫君和兒女生活仍然美滿,不用為五斗米折腰?定期壽險讓自己只需付出一個職場新手也能輕鬆負擔的保費,就能保障家人當自己不幸身故時自動獲得了財務自由。「你希望你太太知道你過身後,抱頭痛哭,是純粹為心愛的丈夫不在而痛哭,還是為了未來幾十年的生計苦惱而痛哭?」這是筆者自己買入定期壽險時,保險代理友人說的話。順帶一提,一般的保險代理不會主動推介定期壽險,因為保費太過相宜,所以相對上,代理能收取的佣金金額不高。

【福】一週退休生活體驗

讀者年休都喜歡去旅行嗎?早機去晚機返務求用盡假期的每一段時間嗎?筆者和太太到年末還有些年假未清,上星期放了一整個星期的假,卻留了在香港休息。想起來,今年已經是第二年 12月留港渡假,我們兩口子都很享受悠然自得的「退休」生活。



這一連九日的假期,除了首兩天有些交際應酬的活動外,基本上都是我們兩口子的時間。這幾天都做了什麼?都是任由自己睡到自然醒,然後才計劃一天的行程。

有好幾天我們去了幾個從來沒有去過的地方尋幽探祕。例如有天我們走了上去石硤尾配水庫遊樂場(見插圖),去的原因純粹因為筆者經常在 7 號幹線駕車路過,對於這塊公路旁的草地深感興趣。當日有很多大朋友小朋友在練習棒球,未計觀眾和守候小朋友的家長、傭工人數也大概有一百人,想不到香港也有這麼多人熱愛棒球這種運動,也很意外的發現原來這裡就是他們的練習場地。

另一天我們上了山頂,其實我們那天本想去數碼港逛逛那個聽說很多人放狗的海濱公園,但在中環等巴士等太久,於是才轉陣乘坐巴士總站的另一線巴士到山頂。原來人一放鬆,創意自然來:

在杜莎夫人蠟像館前——
「你好呀,我是來見工的。」
「請問你來見什麼職位?」
「我是來應徵做蠟像的。」

筆者當然也趁著休假這個機會,計畫一下將來。2018年的大計已經擬定好了,「身體健康」放在首位,而重中之重就是改善睡眠質素。近年有感自己容易勞累,身體也容易出毛病;休息時間很足夠但就總是提不起勁,長此下去輕則無餘力照顧家人、生意和投資,重則自覺有大病之虞。

為著這目標,筆者在幾天假期也開始閱讀跟養生、中醫有關的書籍,也拜訪了一位「由細睇到我大」的中醫師請他為筆者和太太調理身子。經過幾天的悠閒閱讀,上網調查醫師所開的藥方,現在我終於搞懂了虛實、陰陽、寒熱,也開始懂得分辨一些常見中藥和找出他們的屬性了。中醫學也許會成為筆者下一個興趣,哈哈!

手癢了半年,也是時候揮動一下球桿吧!在物理治療師的允許下,筆者戰戰兢兢的驅車到園藝高爾夫練習場($100 三小時早鳥優惠)。須知道高球界前輩曾謂高爾夫這遊戲是「一週不練習,不見一半;一個月不練習,從頭學過」,筆者對這次久休復出是完全沒有期望的。但原來沒有期望往往讓人喜出望外,筆者在沒有準備、沒有重看從前的 Golf Notes 情況下,也能大約打出受傷前七、八成的水準。這點真的非常令人鼓舞。

其實這九天還有很多想做的東西沒有做,譬如說我太太的膝蓋最近受了輕傷,醫生著她不可行山,否則上星期絕對是行山的絕佳季節。又例如筆者一直都想學習水耕蔬菜,下次放年假定必再找時間研究學習。當然,要不是筆者手腕還沒有完全復原,每天早上都應該會見到我馳騁球場吧!

聽說過很多臨近退休的人都很難真正退下來。家庭財務狀況固然是莫大的原因,但就算是財務穩健或是有子女供養的,很多都推說「沒有細藝」,退休不到兩個星期便覺得生活苦悶,很想回到職場上找點「心靈寄託」。退休的財務規劃固然重要,但不少人卻忽視了退休後興趣、活動規劃的重要性。筆者和太太放了整整一星期的假還意猶未盡,而且還有這麼多 on-the-list 的興趣,看來心態上我倆都準備好要退休了吧!這一星期的退休體驗,讓筆者和太太更強烈的希望、也更努力的追求財務自由,期待真正退休的一天能快點到來!

【祿】不要在股票市場輸錢



(副題:兩個男人的廁所雜談)

某天早上,家裏洗手間。筆者在刷牙,父親大人在排毒。

剛巧筆者想起止凡最近的某篇 Blog 文,喃喃自語的說道「左一巴,右一巴」。

「什麼左一巴、右一巴?」父親大人問道。

於是筆者就把止凡 Blog 文的故事大約說明一遍,說散戶們見騰訊大升,往往在高位追入後下跌,於是向上炒不成便向下炒,買認沽股權證後隨時又大升,被莊家和其他市場對手「左一巴、右一巴」。

父親大人幾十年來都是視股票市場為大鱷深潭之人。聽到故事跟股票有關,又來他的標準回答:「哦,股票嘛,股票一向也是這樣的,是少數大鱷和莊家操縱的遊戲。他們被人魚肉,只可算是願賭服輸吧!」

「其實股票除了像賭馬一樣炒炒賣賣,也可以有另一種玩法的。股神巴菲特就曾經說過他投資股票的原則,就是不要再股票市場中輸錢,不要買輸錢的股票。」

「我沒有聽錯吧?你說不要買輸錢的股票?簡直痴線!誰買股票希望輸錢的?股票總有升跌的,哪有可能買股票不會輸錢?」

「你先別誤會,我可不是說帳面上一毛錢一分錢也完璧不輸;股票短期波動總會有的。我所說的不輸錢,是指不要輸掉本金的若干部分,尚餘翻身的機會。

「就我的理解如何在股票市場不輸錢,第一是要投資不會輸的行業和公司。這些公司大多擁有經濟專利或規模優勢(即所謂有『護城河』),使得競爭者難以分一杯羹,對產業上下游等的議價能力也較強,使得這些公司長期來說不會敗陣,當然短期來說行業或公司會有波動。

第二就是要在一個不會輸的價錢買入。假設一支股票的它的價值是 $10,當股價是 $8 時這可能是開始買入的時機;但當股價被擠低到只剩 $3,而價值仍然維持 $10 的時候,這就絕對是買入機會。」

父親大人還是不太相信股票可以這樣投資,「哪誰知道那股票應值 $10?」筆者簡短的對價值投資法作出了解釋,不過在此不贅了。作為價值投資人的讀者,心中應該有自己的答案了。

筆者繼續說:「當然市場的不理智可以讓股價再下調到 $2 甚至 $1,但只要心中有太陽($10),這時股價愈下調愈開心,假設自己還有子彈的話。所以第三就是不要用一個會輸錢的方法買入、買一個不會輸的注碼。借孖展、沽空等等雖然可以讓自己順勢時賺到更多,但在逆勢時隨時會讓自己賠錢到無法翻身的地步。參考凱恩斯的名言:『市場可以長期的不理智,長得也許能讓你先破產。』( “Markets can stay irrational longer than you can stay solvent.” )反之,正正沒有人能準確預測市場的不理性,分階段買入和沽貨往往表現更好。」

聽到這裡,對股票市場沒有興趣的父親大人當然是極速完成排毒,逕往買馬經去了。


(鍾兄對上文巴菲特的格言有進一步的分享,讀者可參考:http://bennychungwai.blogspot.hk/2013/10/blog-post_266.html

【壽】30分鐘學會游泳 改變Tim Ferriss和筆者一生的游泳法


筆者幾年前某日在屋苑會所泳池暢泳 被太太偷拍 :P

筆者自小就是一個運動白癡,足球籃球乒乓球游泳通通不懂,就連跑步也往往不能在合格時限內完成,中學時的體育科往往是靠筆試拉高才能整體勉強合格。

其中最大的弱項,是游泳——筆者雖然還懂基本的呼吸(多謝小時候家人的訓練),但人一待在游泳池裏,手腳和呼吸根本談不上協調。那時總是以為自己的底子不夠好、肺活量不夠、手腳體能不夠,要游泳必先鍛鍊好體能⋯ 直至 5、6 年前的一天,筆者遇上他。

他徹底改變了筆者對游泳的看法。1/3 本書、30分鐘的習泳,讓我從在水裏蹣珊爬行,變成游得比接受過正統訓練的太太還要快;讓我從迴避游泳這話題,變成熱衷於這項運動。更甚者,「天生是運動白癡」的想法,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摒棄,自信心驅使筆者現在能跑、能游、也能打高球、羽毛球,甚至新認識的朋友會以為筆者是「運動底」呢!

他是 Terry Laughlin,著名游泳法 Total Immersion(簡稱 TI、中譯:魚式游泳)的發明和推廣者。筆者當年就是看了 Tim Ferriss 的 Blog 文,跟他一樣買下了教科書和 DVD,結果書看了僅僅 1/3 就無師自通了。

TI 游泳法,重點講求平衡、減低水阻力,並利用全身的力量幫助身體推進:


  • 傳統的游泳訓練,需要習泳者訓練四肢的力量,以划手和踢腳保持身體懸浮和前進。這樣做在 TI 習泳者看來只是浪費體力—— TI 法會通過將上半身向下壓,利用充滿空氣的肺部提供浮力,讓身體其他部位自然向上升。肺部變成我們的魚鏢,這樣不費氣力便能讓身體浮起來。
  • TI 法會儘量讓身體拉長,方法包括伸直手臂在前作為身體的延伸,以及讓身體傾側(即下顎靠近一則膊頭)使垂直於前進方向的阻力降到最低。
  • 另外,傳統的游泳法講求四肢的肌肉訓練帶動身體健康前進。TI 則是利用身體的核心轉動,讓身體從左傾側到右傾側互相交替來加強前進的力量。利用身軀的 Core Muscles,效果根本是四肢不能比擬的(這點高爾夫球愛好者一定明白)。


這些概念,接受傳統游泳訓練的人不少都覺得不可思議,他們會問:「讓上半身儘量壓低,那如何呼吸?」而 TI 習泳者正正就是通過壓低身體、利用全身擺動推進,降低了大量無謂的體能消耗,也降低了氣體交換的頻率;他們一口氣可以輕鬆的游很久,不用經常來回水上水下呼吸,讓他們可以長期保持上半身在水下。這是個正反饋系統(Positive Feedback Mechanism),互相配合,相得益彰。

從以 TI 法學習游泳的故事,筆者深深體會到一個道理:學習方法遠比學習投放的時間和資源重要。筆者以前以為自己的體能太弱不適合習泳,如果筆者繼續跟隨傳統的方法,鍛鍊體能以四肢應付在水裡前進,那幾乎肯定現在已經放棄了學習游泳。但幸好筆者遇上了正確的方法,而在這方法下,體能根本不是重點。這道理放諸四海皆準:游泳如是、投資如是、一切如是。

可惜的是,Terry Laughlin 大師約在一個月前與世長辭。事有湊巧,在大師離世前兩個星期,他接受了 Tim Ferriss Show 的訪問,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細聽這兩位「學習法」大師的瑜亮對談:https://tim.blog/2017/10/29/terry-laughlin/

如果讀者對學習 TI 游泳法有興趣,可參考 Terry 大師的著作:

原著:Total Immersion: The Revolutionary Way to Swim Better, Faster, and Easier
中譯本:《輕鬆有效的魚式游泳》

P.S. 寫了本 Blog 文後,筆者發現原來台灣著名財經博客綠角大師多年前也有介紹過魚式游泳。筆者實屬獻醜了... ^^”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hk/2009/10/total-immersion.html

【祿】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 Bloomberg 最新股價擷取法

話說最近 Bloomberg 更改了報價頁面,頁面上最新報價的 Class Name 更新增了亂碼!如果讀者嘗試利用早前筆者介紹的方法建立智能秘書,恐怕這回會給 Bloomberg 打敗。但對於有少許程序編寫底子的筆者而言,這次 Bloomberg 的改動也許有點侮辱了筆者以及各編程員的智慧



筆者的股票監察表建立於 Google Sheets 而股價資料主要來自 GoogleFinance 和 Bloomberg。月初旅行前後開始,筆者發現從 Bloomberg 很多時候都取不到股價。由於 Bloomberg 的股價是利用 XPath 在第三方網站取得的,並不如 GoogleFinance 函數在 Google Sheets 是原始支援,所以起初覺得偶有未能取價的情形也不足為奇。

及後遊日回來,筆者發現取股價的函數沒有一次成功(所以經常顯示筆者今個月股票倉賠了好幾萬元)。於是筆者沒有辦法,只好造訪 Bloomberg 網站看看究竟。

蒲開網站,很明顯的見到版面改動過來。未看原始碼,筆者心中已知道背後的原始碼肯定經過改動,目的就是防止我們這些「網路蛀米蟲」取股價又不看其網頁廣告;看來一些 XPath 工程少不免。資訊提供者往往借改版面更新視聽為名,打壓我們這班在免費資源的窄鏠之中生存的投資人為實。

再利用前文介紹過的方法,Highlight 股價 Inspect Element,筆者發現這回股價的 Class Name 新增了些幾個數字的亂碼

<span class="priceText__1853e8a5">1.16</span>

很明顯這次網頁的改動就是防止一般大眾編程員隨便的擷取股價!在這裡請讓筆者解釋一下。

在以前的 Bloomberg 頁面,股價的原始碼一行是這樣的:

<div class="price">1.16</div>

只要看穿了這個原始碼結構,然後利用 XPath 告訴 Google Sheets 擷取所有在 DIV 標籤內 Class 屬性值為「Price」的內容,就可以輕易取得股價:

=importxml("https://www.bloomberg.com/quote/RW0U:SP","//div[@class='price']")

就算讀者不懂得將上面的一段文字化為 XPath,大概也能理解文字的內容吧!筆者知道坊間其實有些網路小程序,使用家可以在完全不懂編程的情況下擷取網頁資訊(例如股價),其方法就是閱讀用家希望擷取的資訊附近的特徵(DIV 內 Class 屬性為 Price),然後替用家完成編程的部分。所以在從前 Bloomberg 頁面,要取得股價基本上是幼稚園生也能做到的。

好了,現在 Bloomberg 在股價(以及其他資訊)的 Class 值安插了一堆亂碼,以上的方法就不奏效了。為什麼?因為就算讀者根據上面的 screen capture 寫了一下一段 XPath:

=importxml("https://www.bloomberg.com/quote/RW0U:SP","//span[@class='priceText__1853e8a5']")

Google Sheets 在執行 ImportXML 函數時,會重新載入 Bloomberg 頁面,而 Bloomberg 伺服器會在 Class 值重新產生出新的亂碼。結果,ImportXML 函數沒能在新的頁面找到舊的亂碼,回傳結果 #N/A!。利用上述網路小程序擷取股價的話,當然也只有投降了。

但若讀者有少許編程基礎和數據科學的感知,應該不難在新的網頁原始碼找到新的特徵。事實上,筆者認為 Bloomberg 侮辱各位讀者智慧的地方,在於其在新頁面中股價的 Class 值仍然大大隻字寫著 priceText。只要有方法利用 XPath 表達式寫出 Class 值「內含有」(而非「等於」)「priceText」,單憑這點已經完全夠打。

網路資源豐富的今天,要找出如何寫這句其實只需要 30 秒。而答案是:

=importxml("https://www.bloomberg.com/quote/RW0U:SP","//span[contains(@class,'priceText')]")

未知道 Bloomberg 的網路編程員,花了多少時間和資源去修改這個頁面?然後 1 分鐘內就被筆者破解,這故事聽起來有沒有些大衛打到巨人哥利亞的味道?

【祿】撳錢撳到稅務局 萬元稅款速速退

(副題:寫 Blog 真的有金執!)

話說筆者最近撳錢撳上癮,繼銀行按揭回贈後,筆者最近也收到了稅務局的退稅,4 張支票總數達 5 位數字。



其實今次不可以算是「著數」,只是筆者之前幾年在父母免稅額的分配上「計錯數」,今次是向稅局「交功課」「改正」。不過大部分讀者:
  1. 不一定知道父母免稅額的分配需要仔細計數
  2. 有仔細計數的,不一定知道自己計錯
  3. 發現計錯了,不一定知道可以改正,而且程序容易

筆者一直知道 #1,每年也會充當「家庭稅務精算師」,嘗試 Optimize 供養父母名額在兄弟姊妹之間的分配。然而筆者在準備 Blog 文向讀者介紹 #1 時,竟意外發現自己一直遺漏了考慮一個重要因素,導致過去有 4 個稅務年度計錯數(即 #2)。幸得筆者一直知道稅務紀錄的有效期和稅款追溯期為 7 年,加上稅務專家的朋友指點,很快就完成了修改過往報稅、修正入息稅款的程序(#3)。

當然,撳到的錢是從父母免稅額而來,首要任務就是用稅局的錢請父母食餐好的了!

以下就上述容易忽略的三項詳細說明:


1. 不一定知道父母免稅額的分配需要仔細計數

在供養父母的免稅額在兄弟姊妹之間的分配(以下簡稱「免稅額分配」)上,一般人會以為單由收入最多的一方供養父母就最能慳稅。但事實上,這個最佳分配是需要經過精密的計算的,而且受下列不同的因素變化影響,因素之間又交互影響,導致每年的 Optimized Position 不同,也難以獨立分析…… 因此需要每年重新計算:

  • 子女收入變化
  • 入息稅稅階、稅率變化
  • 免稅額數額變化
  • 父母年齡變化(60歲以上)
  • 子女是否與父母同住的狀況變化(例如結婚後不再與父母同住)
  • 財政預算案擬定的退稅比率和上限變化
  • 其他稅務寬減變化,例如進修開支、供樓利息扣稅等

以下筆者舉一例說明。假設有兩兄弟,
  • 兄長年收入 $42萬,已結婚並非與父母同住
  • 弟弟年收入 $32萬,與父母同住
  • 兩兄弟除了標準免稅額 $12萬、以及情境另行說明者,沒有其他稅務扣減
  • 父母健在,均年過 60,沒有收入

第一年: 2013/14 稅務年度
  • 供養父母標準免稅額,父母年過 60 者,每名父母 $38,000、全年同住可享雙倍免稅額
  • 稅務寬減為 75%、上限 $1

從下表可見,按照一般人的想法將父母免稅額分配給收入較高的哥哥,並不是最理想的方案,直接的原因是兄長已搬離,只能享有標準免稅額。

那將免稅額全數分配給弟弟又如何?如果沒有稅務寬減安排,這就是最佳解答,但留意兄長無論分配到多少名父母的免稅額,他的稅務寬減都達到 $1 萬的上限。所以,回撥一名免稅限額給哥哥,讓弟弟(在寬減前)多繳一點稅,結果兩兄弟享有的總扣減反而更多。



再往下看 2014/15 年的個案前,筆者想指出最優化稅務安排需要兩兄弟配合並同意。留意上述方案 2,總稅款少了但弟弟繳稅反而多了,如果兄弟間不和,或者中間沒有有效機制處理(例如兄長將慳到的稅按某比例分予弟弟),就不能從稅局得到最大的利益,筆者謂之「兄弟同心,其利奪金」。


第二年: 2014/15 稅務年度
  • 假設兩兄弟收入不變
  • 供養父母標準免稅額,每名父母提升至 $4
  • 稅務寬減上限提升至 $2
父母免稅額提升了,這回應該把所有限額送給雙倍額度的弟弟吧!且慢,由於稅務寬減上限也提升,意味哥哥可以賺寬減賺得更盡。這年最理想的方法,是由哥哥一力承擔兩名父母免稅額。縱使哥哥享有的只是標準免稅額,這安排能讓兩兄弟寬減前稅款分配最平均,兩人從而享有最多的總扣減。



第三年: 2015/16 稅務年度
  • 兩兄弟收入、供養父母免稅額、稅務寬減均不變
  • 哥哥買了一層樓並敘做按揭,全年利息支出為 $5萬,哥哥為此申請扣稅
就算稅務環境和收入完全不變,單是兄長做按揭一件事已經可以影響 Optimized Position。這回的最佳解答是一人一個名額,可理解為由於兄長應課稅入息下降,因此即使分配一個免稅名額予弟弟,他還沒有達到稅務寬減的 $2 上限;而弟弟接收一個名額後可享雙倍免稅額,而且只是從剛剛脫離最高稅階 17%




不過,筆者認為再多的解釋也是多餘的,只要記住每年重新計算並選擇三者最低的方案便可。有三名或者更多兄弟姊妹的、父母年齡在不同年齡層的(55-59 vs 60+),要考慮的組合便更多,但只是重複機械化的計算。


2. 有仔細計數的,不一定知道自己計錯

從上述例子可見,計漏了退稅、或是寬減上限的變化,結論可以截然不同,差之毫釐可以謬之千里。筆者早年便是犯了這低級錯誤,今年較早時還打算發文講如何慳稅,結果在準備例子時意外發現計錯數。原來寫 Blog 真的有金執,哈哈!



3. 發現計錯了,不一定知道可以改正,而且程序容易

萬一發現自己以前計錯了,或者懷疑自己從前計錯了,甚至不知道自己從前交了一盤什麼數字給稅務局,那怎麼辦?

首先,為著自己的利益,筆者通常建議保存過往 7 年的稅務紀錄,包括填寫的報稅表副本、稅局來的評稅通知書、以及所有稅務寬減的證明如捐款紀錄、按揭利息支出等。萬一真的沒有保存,可以簡單向稅局提出書面請求:

本人 XXX、稅務編號 XXX、想要 XX/XX 年度至 XX/XX 年度的評稅通知書,請寄往本人之通訊地址

簽字並傳真或郵寄到稅局。注意兄弟姊妹們需分別向稅局提出要求。(稅務編號寫在所有稅局給你的信件,如果連稅務編號也忘了,請致電稅局查詢。)


評稅通知書上會詳細羅列閣下申報的入息、應課稅入息、以及稅款的評定及計算。讀者可以先將稅局的「答案」自行計算一次以驗證自己的 Excel 模型,之後便可以大量複製,計算所有兄弟姊妹在每年每個分配方法之下的稅額,找出稅款最低的一個方法囉!

一旦找到了撳錢的機會,便可以向稅局提出更改過往父母免稅額的分配。方法是從稅局網頁下載一張標準表格 IR6074A,填妥並讓每一名受影響的兄弟姊妹在表格上簽字,寄回稅局。同一張表格亦適用於子女免稅額、供養兄弟姊妹免稅額、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稅額、以及長者住宿照顧開支扣除。而為了確保萬無一失,筆者在申請時更附上自己的計算,並懇請稅局若發現計算與筆者的不符,請先聯絡。

結果,在申請後約三個月,補繳稅款的一方收到了新的評稅通知,而退回稅款的一方則直接收到支票;所有款項與筆者之前的計算一模一樣($1 Rounding Error 就豪給他吧!)。



其實此等 Tax Optimization 是企業及有錢人正常不過會做的事情。四大會計師樓、大型企業均設有 Tax Advisory 的部門,稅務更是不少專業會計師夢寐以求加入的 Specialty;企業和有錢人願意花錢請人優化稅務安排,證明優化能從中獲利更多。記住「最佳化」不等同於逃稅;最佳化只是在合法的情況下運用專業知識盡量減低實際要繳付的稅款。上文中就父母免稅額分配的安排,算是最基本的 Tax Optimization 吧!反之,如果有人事實上並沒有與父母同住,卻報稱同住以享有額外免稅額,這便是逃稅、作出虛假陳述,是嚴重罪行,讀者切勿以身試法。



【福】工作 = 壓力? 創業 = 自由?

(副題:冰雪奇緣 - 生意搭檔分享愛的追夢之旅)

相信讀者們或是身邊的朋友都有一刻半刻掙扎過,「是不是該轉工了?」「是時候讓自己重新開始了嗎?」或是「打工只是為老闆完夢,我該創業追尋自己的夢想嗎?」

今日為大家分享的不是筆者。掌聲歡迎我的生意搭檔 Elaine (拍拍拍!):



第69集 #港故仔 #謝燕玲 
她是一位手工雪糕師傅,同時是茶室、餐廳及婚禮到會公司老闆。四年之前,她任職多間非牟利組織的活動項目經理,一年舉辦大量大型社區活動,高峰期每天工作超過16小時,工作壓力大令身體及情緒都出現問題,她開始思想自己未來的人生是否仍要這樣過?每天營營役役過着忙碌的生活而忘記了當初想為社區付出的心?四年前,當她完成了一個大型社區項目後,便步入婚姻,放低當時的工作,由零開始,開設自己的手工雪糕工作室,與先生建立自己的雪糕車團隊及餐廳,為客人的婚禮特別訂做不同的雪糕口味及食物,讓親友簡簡單單透過食物感受那份愛。現在,每次排山倒海的雪糕訂單來到她不會感到有壓力,反而心裏希望透過雪糕分享愛的那團火燒得更旺。

不知道讀者們從 Elaine 的故事學到了甚麼?以下是筆者的領會:

  • 很多人將工作和壓力掛鉤,其實做自己喜歡的、有熱誠的工作,辛苦得來卻不會有外來的壓力。又或者說,壓力只會來自自己做得不夠好。如果讀者每天上班也得哭喪著臉,請在養家負擔能力範圍之內,計劃並開展第二人生。不是說人人都有 Elaine 的勇氣,完全從零開始去尋夢;如果你想明修棧道,相信 Tim Ferriss 的《The 4-Hour Work Week》(中譯:《一週工作4小時》)和百樂兄的《財務自由速成法》定能給讀者一些啟示。
  • 不論上班或是創業,所求的,長遠來說應是一種生活態度;應是「福」「祿」「壽」並存的、能持續的長久的生活。Elaine 做老闆前高峰期每天工作超過 16 小時,工作壓力大得令她身體及情緒都出現問題;用身體健康和心靈富足去交換金錢,這種交易長期做不過,短期的話,也得有很高的性價比和確定的 Exit Plan。
  • 要記住金錢永遠只是工具,應讓錢為我們工作,而非讓自己為錢而工作。工作只為求財,是捨本逐末的作法。即使是創業,正如筆者上篇所說,如果單從求財出發,生意想法往往會太狹窄,也很多時未能配合客戶需要。
  • 反過來說,有人覺得工作像坐牢,希望藉炒老闆魷魚,自己做老闆以重獲自由;但事實是,做老闆的,往往自由更少。打工的,不喜歡可以拍拍屁股一走了之另謀高就;做老闆的,多大的難關也得咬實牙關捱過去。但往往,難關之中就是學得最多的時候。「The thing that doesn’t kill you only makes you stronger. 」
  • 幸福、快樂,其實是很簡單的事。一杯雪糕、一餐美食,其實背後,是人和人的交流、相處、分享。Elaine 選擇了「施比受更為有福」,為客人創造分享愛的客觀條件,在細節上用心一點、讓人客安心放心一點。「And You? what would you do for love?」不用買胭脂水粉的,從今天起,請每天也記住,愛家人、關心身邊的人多一點。

筆者想借這個網誌平台,謝謝 Elaine 對筆者的的信任,讓筆者參與其追夢、分享愛的偉業。如果讀者也認同 Elaine 的努力,不妨加個 Like,Forward 一下短片,讓更多朋友認識這段香港人的故事。

P.S. 如果各位 Bloggers 或讀者朋友需要優惠場地舉辦投資研習班或其他工作坊、戶內外美食到會、特色手工雪糕車到會,或者其他場地或 Catering 方面需求需要幫忙,隨時歡迎私訊聯繫。難得大家有緣在網誌結識,定當友誼價相待!

【全】淺談高爾夫

泰國曼谷高爾夫球會球場(筆者攝於今年4月)

早前跟朋友午飯聊天,朋友是 Wakeboard 高手,筆者是高爾夫初哥,兩人向對方簡單介紹自己的「中產嗜好」。但不約而同的,是介紹的重點,兩項都是別人覺得很花錢但實際上可以很平玩的玩意。

高爾夫從來都是有錢人的象徵。打球需要悉心照料的球場(草長了一點也不行)、舒適一點的可請球僮和租用球車(有些球場是必須);配備方面,球桿、球袋、高球必不可少,一整套球桿平則數千元,講究物料技術品牌的可以動輒數十萬!其他消耗品如手套*、球Tee ⋯ 而且到球場參與「中產活動」,衣着總不能太失禮,也有自己的球鞋。好了,這麼多配備,總不能乘公交吧?乘港鐵乘巴士行李超長會被趕下車的。筆者養車的目的,很大程度是因為打球。

但其實最花費的,是「時間」!打一場標準18洞,標準時間大概要 4小時多一點。香港的球場遠離市區,就算駕車也得加上來回車程(滘西洲公眾場再加船程);加上打球絕對不同於 book 檯食飯,不是說 12時開波就 12時到達;應提早一小時到達,在練習場鬆筋骨、在練習草坪試推感受是日果嶺速度;11:50 就要在第一洞發球台準備就緒,這是基本高球禮儀禮貌。打完球後大汗淋漓,洗個澡再離開,打一場球絕對是一整個白天的活動!試問不是有閒階級,何來這樣的時間?

所以高球自數百年前在蘇格蘭發跡而來,一直都是貴族和超有錢人的玩意,近年才普及至一般生意人和中產階層。毛澤東也說過,高球是百萬富翁的活動,在從前的大陸是予以禁止的。

以上大概是一般局外人對高爾夫運動的理解。筆者接觸高球接近5年,看法卻完全不一樣:
  • 身體健康:高球是強身健體的好運動。打高球很講求自己對自己身體的認識,每塊肌肉微小的移動都很可能影響球的速度和方向。筆者聽過一種說法,說高球有「鬼佬太極」之稱,這形容實不為過。而且,不坐球車的話,打完18洞已經在綠茵場上走了 5、6 公里路,假設讀者球技了得不用來回走,這已經是 7,000 - 8,000步,是很足夠的心肺運動,且能沿途呼吸清新空氣。
  • 心靈富足:高球是一個很好的廣交結友的平台。高球愛好者大多友善而願意分享自己的球技和見聞。因為有差點(Handicap)的概念,不同球技的朋友實際上可以同場公平較量。打高球跟其他球類運動比較更講求技術和判斷力,是很好鍛鍊腦筋的活動。而且,打高球需要很高的專注力(如果讀者有看過新聞片段中的高球賽,定會看見工作人員在球員揮桿時舉手舉牌示意現場觀眾肅靜),心如止水、人桿合一,是很好的平靜身心的活動。
  • 財務自由:借打球賺錢筆者還沒有這個本事(雖然希望有這樣的一日),當然高球絕對是一個大商機,高球場往往也是做就大小生意的理想場所。不過筆者想說的,是打高球的基礎開支並沒有大部份人想像般高。當中在香港,「平民至愛」的屯門練習場,一小時球道連無限發球只是 $48;平日有空的話,西貢園藝場更有 $100 三小時早鳥優惠!政府羽毛球場一小時也要 $30+ (室外) / $50+ (室內) 吧。就算是到正式高球場打球,香港公眾場滘西洲平日打 18 洞也只是 $720,假設4小時完成,每小時也只是 $180,其實相較很多娛樂消遣,也不是特別昂貴。況且筆者喜歡海外打球,成本更平!泰國打一場 18洞不用 HK$500,筆者通常早上打球、下午 Shopping、晚上按摩,一連 3-4 天,而整個旅程由內地銀行或者本地地產商(的股息)贊助。

寫到這裏,手又癢了,不過左手手腕還有好一段時間才能復原。為了將來幾十年還能打球,現在還是好好的忍耐吧……


* 手套絕對是消耗品!正如對馬拉松選手而言,跑鞋是消耗品一樣。筆者朋友說:「跑一次比賽換一對鞋是常識吧!」

【祿】財力覺醒


(看到這圖,讀者會否想起 Pokémon Go 拼精靈?筆者反而想起近日幾個聚會,朋友拿著手機打開 IB TWS,交換債券組合和情報。圍在讀者身邊的朋友,財力又覺醒了沒有?)


近幾個月,筆者感覺身邊多了朋友關注個人財務,也有不少向筆者討論理財、金融產品和行情等題目。不知是因為近日股市暢旺?因為覺醒樓價不會無故塌下來,不再靠自己置業無望?還是只是因為筆者寫 Blog,多留意了身邊人對理財的看法,有了 Selection Bias?

筆者一直覺得理財是一個很特別的題目,因為一般朋友在聚會時不會主動提及到。大概是金錢題目比較敏感吧,所謂「講錢傷感情」,也許會被人誤會在炫富或是想借錢,或者想推銷理財產品、想從討論中得到利益。通過寫 Blog,筆者覺得能把理財這「想講又不敢講」的理財題目引導出來,通過筆者和一眾 Blogger 先對讀者 Monologue,吸引有興趣的讀者朋友繼續 Blog 留言區、facebook、私訊討論,更甚者能凝聚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起一個個討論理財的圈子、WhatsApp、WeChat 群組。

近日其中一個例子,有同事看了筆者轉按的分享 Blog 文,表示有興趣為自己物業加按並將所得買入優先股、高息基金等高派息產品。筆者知道朋友入息相當、工作穩定,對加按表示支持,然而筆者對同事打算買入的高收益產品有所保留,指出近日不少 Bloggers 討論的銀行優先股已被炒高,也有莫大提早贖回的風險;而該 8-9% 每月派息的高收益基金也需要留意派息是否來自本金。兩人在網上做了些功課,筆者也鼓勵同事如對定息產品有興趣,不妨一同開 IB 戶口一同學習買債交流;同事朋友中也有另一位打算開 IB 戶口的,到時便可集合三人之力研究債市,「自己做 Fund Man」了。

講開 IB 買債,筆者近日發覺一個有趣的現象。雖然 Pokémon Go 推出已經接近一年半,在街頭上仍然不難找到一堆朋友,拿著手機互相交流捕獲精靈心得。在平衡時空的那邊廂,同樣有一班人各自拿著自己的手提電話互相傳閱,不過交流的並不是精靈 Collections,而是在 IB 上的債券 Portfolio。在天路客的分享飯局如是、筆者及後的另一個飯局也如是。也許筆者能把這風氣帶到辦公室也說不定?

另一個朋友的例子,有一位相識了15年、在職場打滾十年的朋友,今年工作上轉了去一個相對上輕鬆一點的職位。多了時間安靜下來思考,才嚇然驚覺單靠努力上班考取專業資格並不是辦法,「覺得要專注管理財富資產好過只投放時間在事業」。朋友說自己「現在才懂得停一停」、在投資方面「很想知道更多」、「希望不會太遲」,又說「終於明白知識不一定能改變命運」。

友人是位投資場上的 Absolute Beginner,霎時間千頭萬緒不知從何開始,故此筆者給友人的意見大都是大方向性的,歸納如下:


  • 要趁中年危機之前盡快多點吸收財金知識,最好能做到「一專多通、防守中攻」,即對所有資產類別均有所理論和基礎操作的認識,以做好適合自己和市況的資產配置(防守),然後選定其中一項有興趣的深入研究,賺取更高回報(中攻)。
  • 多點閱讀各位神級財經 Blogger 的金石良言,甚至考慮參加他們的課程,不要亂信電視財經節目的財演。
  • 建構自己的會計三寶即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以此 Fast Forward 自己三五年後的財務狀況,從而計劃自己下一個五年。
  • 居安思危,趁市況還好的時候構築自己的護城河,因為誰也不知道自己何時會「成為下一個國泰中層」。
  • 不過也不要妄自菲薄,不要沉溺在一去不復返的過去,要知道過去專注在考試及工作的日子也不是白費的,至少友人現在能賺到一條穩定的主動現金流,靠的正是過去十年的努力。借 Starman 大師當年贈筆者的一句:「理財必先有財可理」,筆者請朋友務必更要專心工作,因為在羽翼未豐之前,仍然需要公司這條大水喉射著。
  • 不要害怕自己是文科出身,其實投資只需要簡單的數學,加減乘除以上的,已是一門藝術和心理戰。


同一時間,筆者這位初哥也把握時間努力學習。在開始寫 Blog 後的幾個月,自覺更加 Stay Hungry、Stay Foolish,愈學習愈發現自己更多的不足,和世界的確無比浩瀚(更不用說 Starman、百樂身處的外星世界了,哈哈)。

因為寫 Blog 分享天路客兄飯局的緣故,筆者一位不常見面的高手友人竟然相約筆者晚飯聚餐交流心得。數小時的飯局,基本上都是友人塞錢進筆者口袋,不論選股、選債、期權運用、大市追揸沽指標,筆者在短短三小時聚餐實在學到很多。筆者唯一算是能幫上忙的,就是分享自己買樓的經歷和 R兄轉按提款的心得。筆者一直認為,世界「毋友不如己者」是必然,要在高手處得到有用的情報,必先提升自己的等級,做到情報「等價交換」。至於如何提升個人的等級?將勤補拙是關鍵。

這邊廂,有人單靠努力工作打算賺錢儲蓄買樓,然後年復一年才發覺人工根本追不上樓價,更有名人為這班人發聲說這是社會的錯。但近日筆者參加地產課程,認識了一位年輕同學,一表人才,言談間才俊透露早幾年已經跟不相識的有志之士合資買工廈投資,坐貨收租搏升值,好不美哉。筆者問這位專家為甚麼還願意花好幾千元,來學習些自己已經認識的東西,才俊說:「多聽一個 Perspective 嘛!」

上述拼命工作的樓奴,和工廈業主才俊,筆者相信跟在座讀者都一樣,為了在這社會上生存都必要付出無比的努力。但引領他們到如此不同的境地,背後的力量分別是甚麼?筆者認為關鍵有二:一是「財務覺醒」,即發現無論工作如何努力都只是死數一條,然後立志重新掌控人生的主導權,與其等運到不如計劃將來,開展「計得到數的投資」;二是上文筆者朋友的一句,「終於明白知識不一定能改變命運」。那到底甚麼知識才能改變命運?看到這讀者心裡應該有答案了。

不知道各位已在財務自由賽道上力拼的老朋友,或者已經覺醒正在整裝待發的新朋友,你們「財務覺醒」的一刻又是怎麼樣的呢?正如筆者早前在 Starman 網誌留言:「讀書和工作取 A,永遠不及投資自己和投資資本取 C。」讀者又在甚麼時候,覺醒這個道理?

新手老手們不妨留個言,互相討論交流一下 :)

【祿】恆指沸騰指數(實戰 · 下篇)— 輕鬆提升年回報 2%+

承上篇,筆者除了製作適用於恆生指數的大市溫度計「恆指沸騰指數」外,還為沸騰指數的應用制定了一套投資策略,並利用恆指過往 30 年數據穿越牛熊的做 Back-testing(即假設 30 個投資情景,第一個為 1987年初開始每月投資 $1,000、第二個為 1988年初開始每月投資…)。


以 1994年 的投資情景為例,圖解沸騰指數法比對平均成本法的分別

結果比較平均成本法(即每月不理恆指高低投資相同金額),筆者的「沸騰指數低買高賣法」:
  • 平均年回報 能提升 2% (平均成本法 6.7% 年回報、沸騰指數法 8.7% 年回報、未計及股息)
  • 年回報在 30 個情景中只有 1 個跑輸,勝率 97%*

若讀者懷疑成效受研究結束時間(2017年7月)的個別收市點數影響,我們可改為計算每個情境內,有多少個月份沸騰指數法法跑贏平均成本法。綜觀所有情境,合共超過 2/3 的月份,沸指投資法的表現跑贏平均成本法。


建構全自動投資系統

當然,比起一眾神級 Blogger 的投資成績,這絕對只是小兒科,但考慮到以下兩點,筆者認為這投資法仍有一定參考價值。一來筆者身邊也有不少朋友完全不懂投資股票,但求為 MPF 恆指基金爭取更佳回報的;二來「沸指投資法」完全不需要看財表,只需要每月根據沸騰指數的水平以及預設的指示操作(買入、持有或沽貨)。對於筆者這種初哥從股票市場追求「初哥的合理回報」而言,這無疑是有助提高 Baseline Return 的一套方法。

要建構一個全自動的投資法,需要為所有有機會出現的情況下達投資操作指令,例如沸騰指數上月報 X 點,本月報 Y 點,是要買入、持有還是沽貨?買入的話,是買入手持現金的多少比例?筆者通過參考沸騰指數於不同點數時的表現,再配合歷史數據的 Back Testing,製作了可用於全自動操作的 Decision Matrix,並以此建成筆者的「被動投資系統」。文初的投資成績,就是將這個 Decision Matrix 放在歷史恆指表現下的結果。

其實回報和表現可以「調較」得更高的,例如調較其中一個沽貨的參數可以讓年平均回報率再提升 0.5 個百分點至 9.2%;不過這也會提高所冒的風險,考慮到實際操作時不一定有信心在大市完全瘋癲時才沽貨。而且我們所追求的是未來而非過往的回報,在選擇投資策略參數時得非常小心,不要墜入「過度套入」(Over-fitting)歷史數據這數據科學的陷阱。


分析不同沸騰指數點數下 恆指的後續表現

當中筆者想分享一下沸騰指數於不同點數時,恆指的後續表現,供出入市時參考:



圖一顯示根據歷史數據,在不同沸騰指數點數下,恆指未來一年後的表現。(橫軸以 5 點為一單位,例如「0」代表沸騰指數在 0-4.99 之間。)可留意到:
  • 如在沸騰指數 50 點以下入市,一年後的回報很大機會高於歷史平均,即跑贏大市平均;
  • 如在 50-80 點入市,表現則大概與大市平均相若;
  • 高於 80 點入市,一年內預計要損手。
注意平均回報 10.8% 是算術平均(Arithmetic Mean)而非幾何平均(Geometric Mean),而且取平均時是根據 Overlapping Years 的恆指表現,所以 10.8% 並不能視為過往恆指的平均表現。





圖二顯示不同的沸騰指數點數下,恆指未來一年內的最佳變化。留意筆者只採用了恆指每個月最後一個交易日的收市數據,所以實際最佳表現要比本圖為高。可見基本上在 20 點以下買入恆指,得到的最佳回報幾乎肯定要比平均 23% 更理想。同樣,80 點以上才買入,上望空間低於平均,配合圖一和下面的圖三,值搏率甚低。



圖三則是恆指未來一年內的最差變化,同樣這是建基於每月底的收市數據,所以實際最差要比這更壞。35 點以下買入是相對安全的,平均輸不到 6%;35-80 點大致相若於歷史平均。至於高於 80 點才買入的話,相較歷史平均而言,下行風險相當大。



圖四顯示不同的沸騰指數點數下,恆指未來一年會有 25% 或以上調整的機會率。首先吸引筆者注意的是平均值,竟有 15.7%之高,即平均 6.4 年恆指就會出現一次 25%以上的調整(單以月末收市點數計算,實際機率還要更高),所以投資股票市場,即使是買指數基金也要時刻注意風險。從圖所見,35點以下買入基本上是安全的,35-85 點需要有所防範,而 85 點以上多半會調整,所以絕對是考慮沽貨離場再戰江湖的時候。


分析總結

綜合上述四圖、類似的其他分析以及筆者 Back Testing 結果,筆者得出的簡化版投資策略如下:
  • 0-25點:大市處於冰封狀態,潛藏回報高而風險低,應是貪婪的時候,可考慮滿倉。最近例子是 2016年2月,當時恆指報 19,111,沸騰指數當時只報 7.3。如在當時滿倉,一年半後的今天身家已經翻了 50%。
  • 25-40點:如大市從高位回落至此水平,說明大市開始回歸吸引,可考慮吸納。
  • 40-80點預期大市表現將接近平均,應該收心養性持貨觀望,並收取股息以戰養戰。
  • 80-90點大市開始進入亢奮,上望空間有限而下行風險增加,應開始沽貨離場。
  • 90-100點:大市挑戰估值歷史高位,雖然有機會每天創新高,但從值搏率角度已顯得毫不吸引;加上回調機會甚高,作為投資人應感恐懼,在這水平應完全沽貨並靜候調整機會。可參考過往數次恆指最高點時相應的沸騰指數:
    • 1994/1/4 - 恆指報 12,599 - 沸騰指數報 98.6
    • 1997/8/7 - 恆指報 16,820 - 沸騰指數報 94.7
    • 2000/3/28 - 恆指報 18,397 - 沸騰指數報 99.2
    • 2007/10/30 - 恆指報 31,958 - 沸騰指數報 98.5
此結論已簡明總結在本網誌右上方的恆指溫度計,以供參考。


免責聲明

本網頁屬個人網誌,一切言論純粹是表達本人的個人意見或經驗分享。「沸騰指數系統」及其投資提示只作意見分享及學術用途,無論在任何情況下,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也不構成要約、招攬、邀請、誘使、建議或推薦,本人亦無法保證網誌內容、「沸騰指數系統」的指數及其投資提示的真確性和完整性。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求證和分析,讀者一切的投資決定以及該投資決定引致的收益或損失,概與本人無涉。




* 唯一跑輸的情境是 2016年至今 (2017年7月)短短 19個月的表現,期間恆指為大升市;跑輸的原因是沸指投資法認為近月恆指估值過高而沒有再投放資金。筆者相信放長線看,沸指投資法留起現金的策略能創造更高回報。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