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撳錢撳到稅務局 萬元稅款速速退

(副題:寫 Blog 真的有金執!)

話說筆者最近撳錢撳上癮,繼銀行按揭回贈後,筆者最近也收到了稅務局的退稅,4 張支票總數達 5 位數字。



其實今次不可以算是「著數」,只是筆者之前幾年在父母免稅額的分配上「計錯數」,今次是向稅局「交功課」「改正」。不過大部分讀者:
  1. 不一定知道父母免稅額的分配需要仔細計數
  2. 有仔細計數的,不一定知道自己計錯
  3. 發現計錯了,不一定知道可以改正,而且程序容易

筆者一直知道 #1,每年也會充當「家庭稅務精算師」,嘗試 Optimize 供養父母名額在兄弟姊妹之間的分配。然而筆者在準備 Blog 文向讀者介紹 #1 時,竟意外發現自己一直遺漏了考慮一個重要因素,導致過去有 4 個稅務年度計錯數(即 #2)。幸得筆者一直知道稅務紀錄的有效期和稅款追溯期為 7 年,加上稅務專家的朋友指點,很快就完成了修改過往報稅、修正入息稅款的程序(#3)。

當然,撳到的錢是從父母免稅額而來,首要任務就是用稅局的錢請父母食餐好的了!

以下就上述容易忽略的三項詳細說明:


1. 不一定知道父母免稅額的分配需要仔細計數

在供養父母的免稅額在兄弟姊妹之間的分配(以下簡稱「免稅額分配」)上,一般人會以為單由收入最多的一方供養父母就最能慳稅。但事實上,這個最佳分配是需要經過精密的計算的,而且受下列不同的因素變化影響,因素之間又交互影響,導致每年的 Optimized Position 不同,也難以獨立分析…… 因此需要每年重新計算:

  • 子女收入變化
  • 入息稅稅階、稅率變化
  • 免稅額數額變化
  • 父母年齡變化(60歲以上)
  • 子女是否與父母同住的狀況變化(例如結婚後不再與父母同住)
  • 財政預算案擬定的退稅比率和上限變化
  • 其他稅務寬減變化,例如進修開支、供樓利息扣稅等

以下筆者舉一例說明。假設有兩兄弟,
  • 兄長年收入 $42萬,已結婚並非與父母同住
  • 弟弟年收入 $32萬,與父母同住
  • 兩兄弟除了標準免稅額 $12萬、以及情境另行說明者,沒有其他稅務扣減
  • 父母健在,均年過 60,沒有收入

第一年: 2013/14 稅務年度
  • 供養父母標準免稅額,父母年過 60 者,每名父母 $38,000、全年同住可享雙倍免稅額
  • 稅務寬減為 75%、上限 $1

從下表可見,按照一般人的想法將父母免稅額分配給收入較高的哥哥,並不是最理想的方案,直接的原因是兄長已搬離,只能享有標準免稅額。

那將免稅額全數分配給弟弟又如何?如果沒有稅務寬減安排,這就是最佳解答,但留意兄長無論分配到多少名父母的免稅額,他的稅務寬減都達到 $1 萬的上限。所以,回撥一名免稅限額給哥哥,讓弟弟(在寬減前)多繳一點稅,結果兩兄弟享有的總扣減反而更多。



再往下看 2014/15 年的個案前,筆者想指出最優化稅務安排需要兩兄弟配合並同意。留意上述方案 2,總稅款少了但弟弟繳稅反而多了,如果兄弟間不和,或者中間沒有有效機制處理(例如兄長將慳到的稅按某比例分予弟弟),就不能從稅局得到最大的利益,筆者謂之「兄弟同心,其利奪金」。


第二年: 2014/15 稅務年度
  • 假設兩兄弟收入不變
  • 供養父母標準免稅額,每名父母提升至 $4
  • 稅務寬減上限提升至 $2
父母免稅額提升了,這回應該把所有限額送給雙倍額度的弟弟吧!且慢,由於稅務寬減上限也提升,意味哥哥可以賺寬減賺得更盡。這年最理想的方法,是由哥哥一力承擔兩名父母免稅額。縱使哥哥享有的只是標準免稅額,這安排能讓兩兄弟寬減前稅款分配最平均,兩人從而享有最多的總扣減。



第三年: 2015/16 稅務年度
  • 兩兄弟收入、供養父母免稅額、稅務寬減均不變
  • 哥哥買了一層樓並敘做按揭,全年利息支出為 $5萬,哥哥為此申請扣稅
就算稅務環境和收入完全不變,單是兄長做按揭一件事已經可以影響 Optimized Position。這回的最佳解答是一人一個名額,可理解為由於兄長應課稅入息下降,因此即使分配一個免稅名額予弟弟,他還沒有達到稅務寬減的 $2 上限;而弟弟接收一個名額後可享雙倍免稅額,而且只是從剛剛脫離最高稅階 17%




不過,筆者認為再多的解釋也是多餘的,只要記住每年重新計算並選擇三者最低的方案便可。有三名或者更多兄弟姊妹的、父母年齡在不同年齡層的(55-59 vs 60+),要考慮的組合便更多,但只是重複機械化的計算。


2. 有仔細計數的,不一定知道自己計錯

從上述例子可見,計漏了退稅、或是寬減上限的變化,結論可以截然不同,差之毫釐可以謬之千里。筆者早年便是犯了這低級錯誤,今年較早時還打算發文講如何慳稅,結果在準備例子時意外發現計錯數。原來寫 Blog 真的有金執,哈哈!



3. 發現計錯了,不一定知道可以改正,而且程序容易

萬一發現自己以前計錯了,或者懷疑自己從前計錯了,甚至不知道自己從前交了一盤什麼數字給稅務局,那怎麼辦?

首先,為著自己的利益,筆者通常建議保存過往 7 年的稅務紀錄,包括填寫的報稅表副本、稅局來的評稅通知書、以及所有稅務寬減的證明如捐款紀錄、按揭利息支出等。萬一真的沒有保存,可以簡單向稅局提出書面請求:

本人 XXX、稅務編號 XXX、想要 XX/XX 年度至 XX/XX 年度的評稅通知書,請寄往本人之通訊地址

簽字並傳真或郵寄到稅局。注意兄弟姊妹們需分別向稅局提出要求。(稅務編號寫在所有稅局給你的信件,如果連稅務編號也忘了,請致電稅局查詢。)


評稅通知書上會詳細羅列閣下申報的入息、應課稅入息、以及稅款的評定及計算。讀者可以先將稅局的「答案」自行計算一次以驗證自己的 Excel 模型,之後便可以大量複製,計算所有兄弟姊妹在每年每個分配方法之下的稅額,找出稅款最低的一個方法囉!

一旦找到了撳錢的機會,便可以向稅局提出更改過往父母免稅額的分配。方法是從稅局網頁下載一張標準表格 IR6074A,填妥並讓每一名受影響的兄弟姊妹在表格上簽字,寄回稅局。同一張表格亦適用於子女免稅額、供養兄弟姊妹免稅額、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稅額、以及長者住宿照顧開支扣除。而為了確保萬無一失,筆者在申請時更附上自己的計算,並懇請稅局若發現計算與筆者的不符,請先聯絡。

結果,在申請後約三個月,補繳稅款的一方收到了新的評稅通知,而退回稅款的一方則直接收到支票;所有款項與筆者之前的計算一模一樣($1 Rounding Error 就豪給他吧!)。



其實此等 Tax Optimization 是企業及有錢人正常不過會做的事情。四大會計師樓、大型企業均設有 Tax Advisory 的部門,稅務更是不少專業會計師夢寐以求加入的 Specialty;企業和有錢人願意花錢請人優化稅務安排,證明優化能從中獲利更多。記住「最佳化」不等同於逃稅;最佳化只是在合法的情況下運用專業知識盡量減低實際要繳付的稅款。上文中就父母免稅額分配的安排,算是最基本的 Tax Optimization 吧!反之,如果有人事實上並沒有與父母同住,卻報稱同住以享有額外免稅額,這便是逃稅、作出虛假陳述,是嚴重罪行,讀者切勿以身試法。



8 則留言:

  1. GOOD, 我同你一樣每年都會計點樣分配最有利, 再將慳到果部分按收入比例對分。當兄弟姊妹結婚後分分鐘要計埋伴侶父母既免稅額, 可以最好係做定個 TEMPLATE 每年輸入不同的數值便自動分析不同情況下的結果及得出最有利的情況。
    報稅真係要好小心同計清楚, 我識好多人都係求奇就算, 收到稅單就交, 貴左好多。

    回覆刪除
    回覆
    1. 無錯,其實只需要一次性 template set-up,其後每年只是更新入息及其他 Assumptions。分分鐘張 template 可以拎去賣 :D

      刪除
  2. 謝謝分享。我也是家中的計數人, 這件事最大concern不是計數, 而是要侵犯各人的privacy, 要關係非常融洽才做到呢。

    另外一個問題是關於慳到的稅如何分配, 我是以各人的收入在獨立享用全數免稅額所慳的稅的比例去計算(對高收入者較為不利), 不知福祿壽兄能否分享一下?

    回覆刪除
    回覆
    1. 同意 Privacy 係最難解決的,除非是一些非常一面倒的 Case,例如兩兄弟都超高收入,有無免稅額都交 17% 稅階兼爆寬減 Cap,但又未高到交標準稅率,那幾乎肯定是交予同住一方而無需 disclose 「私人秘密」。當然,對方有無爆 Cap,都係講個信字。

      分配方面我的想法跟 R兄類似,不過我是用要繳交的稅額做比例而非節省到的稅款。以上面第三年為例,

      兄長:弟弟 = 4225 : 200
      故兄長應付稅 = 8025 * 4225 / 4425 = 7662
      兄長實際付稅 = 5925
      所以兄長應補付弟弟 = 1737

      刪除
  3. //以各人的收入在獨立享用全數免稅額所慳的稅的比例

    @o@, 我當初都係咁做, 但最後太懶所以只用比例去分 (即係你搵2萬, 我搵4萬, 咁慳到既就除3, 以1:2 既比例去分)

    回覆刪除
    回覆
    1. 其實沒有說哪一個方法是「正確」,只要兄弟姊妹們認為「公平」「冇蠱惑」就得,但正正因為通常唔係個個兄弟姊妹都咁好數口,結果稅務局成為贏家。

      刪除
  4. 你真係非常好數口!讚你之餘都想讚香港稅務局,真係非常配合!我上個月朝早九點打過去,已經有人聽我電話,仲態度好好!

    回覆刪除
    回覆
    1. Yes,我都漏咗寫,其實稅局職員好好人,至少我接觸過的都專業和好有耐心。有問題真的不妨打電話去多請教!

      刪除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