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一羹芝麻醬 一杯暖水 每早從排毒強骨健腸美顏開始

對上一篇講「身體健康」已經是年初的事,又是時候平衡一下 Blog 文,讓筆者介紹一下自己的生活習慣吧!


筆者向來奉行黎天王的金句「絕不空肚食早餐」。筆者多年來習慣一早醒來梳洗過後,準備早餐之前,先徐徐喝下一杯約 40度的溫水;而在去年看過某集《恐怖醫學》後,更養成了喝溫水時嚥下一兩茶匙黑芝麻醬的習慣。

由於芝麻醬比較乾身,用一杯暖水送服口感更佳;而有時會覺得單一杯白開水味覺單調,加一羹芝麻醬卻剛好彌補。所以這兩個習慣是相輔相成的。

早晨喝一杯暖水的莫大好處,可能讀者也略知一二。坦白說筆者起初並不知道晨早第一杯的重要性;筆者是愈睡愈冷的那種體質,喝暖水純為讓身體暖和起來。及後看資訊節目和網上做資料搜集,才知道早上一杯暖水能給身體的莫大好處:


  • 睡了一整晚後起床,身體雖然站了起來,但身體的很多細胞尤其是臟腑的細胞仍然在慢慢甦醒的狀態。而且經過一整晚排汗和呼吸而沒有喝水,身體的血液濃度偏高,生理和精神上還沒有清醒過來(誇張的想像一下,流經腦袋的血液由清水換成是奶昔,精神很難抖擻起來吧!)。喝一杯跟體溫相近的暖水,能促進新陳代謝,同時稀釋血液濃度,讓我們更快清醒。
  • 一杯暖水喝下去,直達腸胃,溫暖濕潤的攝食能促進腸胃蠕動。除了有助排清宿便外,也喚醒消化系統,好準備吸收一日三餐中最重要一餐 —— 早餐。
  • 尤其在夏天晚上開冷氣睡覺的日子,相信讀者也聽說過在床邊放一杯水有助補濕吧!早上喝一杯暖水,就有助身體各部位補濕,有消除頭痛、美顏潤膚之效。


至於黑芝麻醬,根據去年《恐怖醫學》的介紹,黑芝麻是預防骨質疏鬆的聖藥。身體製造骨頭需要多種礦物質和營養素,包括蛋白質、鈣、鎂、鋅、維生素 D 及 K 等。當中我們身體比較容易缺乏的鈣、鎂和鋅,正正在黑芝麻中含量豐富。尤其是鈣質,黑芝麻的鈣含量是一般高鈣奶的 3-4 倍,對於素食者和乳糖不耐者而言,黑芝麻便是重要的補鈣來源。

每個月有兩天,住家樓下商店街有新鮮現磨的黑芝麻醬販售。聽老闆說,黑芝麻醬吃法為每早每晚含一口,先不要著急吞下;喝一口溫水,用意把芝麻醬「打開」,可以溫暖滋潤喉嚨、改善胃酸倒流、暖胃滑腸。

中醫角度來說,黑色的食物從水入腎,是暖腎潤腎的聖品。中醫所指的「腎臟」,要比現代西洋醫學所指在腹部一對腰果形的過濾性器官的定義為廣;中醫對「腎臟」的定義中還包括膀胱、骨髓、腦袋、頭髮、耳朵、以及前後二陰。所以在中醫學說中,吃芝麻醬能烏髮潤發、養腦益智、甚至能補精壯陽!

留意筆者對於上述某些講法並沒有考究真偽,亦請務必謹記凡事不能過度,芝麻醬雖然好處多,但始終吃太多還是有其他健康風險。畢竟「飲食均衡」,加上「作息定時」、「適量運動」和「心境開朗」,才是健康長壽之道。

【祿】我的個人/家庭理財基礎5步(下篇)

上文回顧:
上篇:第1步:記帳、第2步:個人收支表
中篇:第3步:個人資產負債表




第4步:推算未來財務狀況

個人資產負債表就像一部史冊、一本日記,記錄現在與過去的個人/家庭財務狀況。而個人收支表就像是一部時光機,能將不同的時間點之間的財務狀況變化連繫起來。如上篇所述,每個月「資產淨值」的增加,就是「儲蓄」加上資產市值的變化。

讀到時光機的比喻,相信心水清的讀者應該猜想到筆者的下一步了。沒錯,時光機可以帶我們回到過去,理應可以帶我們窺探未來。筆者的理財第 4 步,就是利用兩表,向前推算未來的財務狀況。

一般來說,筆者會做 3 個層次的推算,方法及目的詳述如下:

宏觀推算:
根據每年儲蓄和退休前投資的目標回報率,粗略推算未來 20-30 年每年年底的總資產淨值,每年推算一次。

此推算的目的,先是給財務自由下一個確定的歲數目標,筆者謂之「Project FF」(Financial Freedom,財務自由)的 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主要績效指標,相信不少讀者在公司被這三個英文字母折騰得多了)。當推算資產淨值高於退休所需金額,理應就是財務自由之日。關於「退休所需金額」即「退休 Number」的討論,可參考筆者前文「問題3」,請注意在推算「資產淨值」和「退休 Number」時,務必運用一致的通脹假設。

確立好目標後,從每年對推算的更新,便可觀察實際的儲蓄及投資表現對此歲數的變化,即檢視 Project FF 是否 On Track。例如這兩三年來筆者受惠於股樓上揚及升職加薪,投資及儲蓄表現均比預期為佳,預算財務自由之日便提前了好幾年。不過股樓上揚的背後,意味短期投資回報率可能下調;這是筆者選擇市價入帳時要小心解讀的地方。

中期推算:
利用宏觀推算中未來 3-5 年每年年底的總資產淨值,以及「策略資產配置」即每種資產佔總資產的比例,推算未來 3-5 年每年年底的資產負債表結構。每年推算一次。

此推算的目的有二。第一是為推算中期的「投資需求」(Investment Demand),即閣下每種資產的「投資錢包」可以有多深。關於這一部份以及如何擬定「策略資產配置」,筆者稍後理財第 5 步會再詳細介紹。

而第二個目的,就是推算未來 3-5 年的各項財務比率,包括前文介紹過的現金覆蓋比率、被動收入比率等,均以更健康的方向邁進,以及在整個推算中合情合理沒有互相矛盾的地方,確保所走的大方向正確。

短期推算:
以本年年底的資產負債表為目標,根據已知的現金流(儲蓄、股債息等),推算每個月的資產負債表。每個月更新往後的推算一次。

短期推算的目的,主要是給予每個月月結即「數銀紙」(見理財第 3 步)一個參考值,用以檢視儲蓄成效以及各個資產類別的每月表現。如果儲蓄達標,在考慮本月的淨投資後,實際的現金水平理應與短期推算相若。回應理財第 1 步關於記帳的拾遺,每個月「數銀紙」時可將遺漏記帳的大項目偵測出來,靠的就是這個。

而通過分析每項風險資產與短期推算之差,即盈利來源分析(Source of Earnings Analysis),則能對個人資產負債表變化有一更深入的了解,進一步確保沒有錢掉進黑洞裏。分析實際和短期推算資產負債表的差異,亦有助擬定未來一兩個月的短期操盤策略。


能夠做到上述短中長期的推算,關鍵是每個月的收支狀況沒有很大的變化。這點除了需要在首篇提及的穩定開支外,還需要承認一個可悲的現實——就是打工的收入著實「有數得計」,又或者講得平白一點就是「死數一條」。一個人的工資水平,乘以工作年月,基本上一生所能賺到的收入已經被定義了(還得假設沒有遇上「中年危機」)。如果讀者不甘心人生被定義、被規範、認為自己的命運和能力不止於此,請立即認清志向,在能力、財務各方面重新規劃人生。



第5步:擬定投資方針策略

從上文可見,第 4 和第 5 步其實是互相緊扣在一起的。所謂「擬定投資方針策略」,指的就是擬定「策略資產配置」並參考短中期的資產需求推算,從而擬定實戰操盤的策略。

先講「策略資產配置」,亦即資產種類之間的目標比例。做資產配置的目的,一是為了分散風險,二是利用不同資產的不同特性相互配合以發揮相得益彰的效果。其中後者的表表者,要數 Starman兄的「Bond+REIT」互補優勢法了。必須指出,很多時候,對散戶來說,資產配置往往比個別選股更影響整體投資表現。

坊間有很多專家講資產配置,例如施永青的「4321法」,就是 40% 房地產、30% 股票、20% 債券/現金存款、10% 黃金;又例如強迫金中的預設投資指示(Default Investment Strategy,DIS),會跟據閣下年齡自動調整股票和債券比例,也是資產配置的一種,還要是動態的。讀者可以跟據自己對各項資產的認識程度、風險承受能力、個人投資偏好等等作長期的資產配置目標和策略區間,然後再跟據市場週期等在策略區間中遊刃。

於設定資產配置時,請務必注意一點:「策略資產配置」與宏觀推算中的「退休前投資的目標回報率」不可以互相衝突。例如目標回報是 12%,但資產配置卻打算一半做定存一半買外幣,這叫做自欺欺人。

設定好資產配置後,便可以應用在上述第 4 步的中期推算上,計算每年年末各資產類別應有的水平。推算和現實的差異,就是所謂的「投資需求」或者錢包有多深了。例如假設讀者現時的資產表上有 $100萬股票,而推算 1 年後股票應佔 $150萬,即表示本年度可以投放於股票市場的新資金大約是 $50萬,或每個月大約 $4萬多一些。呼應本系列首篇的文首部分,「要買多少、要買得有多進取,除了視乎投資者信心和風險喜好外,更應考慮個人和家庭的財務狀況」,所說的個人家庭財務狀況,便是說這個參考。

請注意在實際操作上我們不是每每追求「達標」——我們不應強求自己達到每個資產類別的「投資目標金額」。例如在例子中,我們算出平均每月可投資 $4萬於股票市場,這並不代表我們應用「平均成本法」每個月不問市價去買股票。$4萬只是一個放在心裏的標竿用作參考,今個月市況不對,就留投資 Quota 到下個月;今個月遇上千載難逢的機會,就考慮預支未來數個月的購買力(假設閣下判斷未來數個月不會重現如此市況而現金覆蓋比率等流動性指標仍然安全的話)。但有了 $4萬這個數字,就不會出現一個月買了 $50萬貨而不自知泥足深陷的情況。



筆者就是靠著這三篇所述的理財 5 步,一步步建立家庭的財富,向著財務自由的目標邁進。一如前文所述,三篇文章但求拋磚引玉,期待讀者們在留言區分享討論理財之道 :)



延伸閱讀:

《中產的收入 基層的消費 富豪的享受》
https://fukluksau.blogspot.hk/2017/07/blog-post_5.html

《理財早餐會 炒蛋熱咖啡配股樓債保險》
https://fukluksau.blogspot.hk/2018/01/BreakfastGathering.html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