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財力覺醒


(看到這圖,讀者會否想起 Pokémon Go 拼精靈?筆者反而想起近日幾個聚會,朋友拿著手機打開 IB TWS,交換債券組合和情報。圍在讀者身邊的朋友,財力又覺醒了沒有?)


近幾個月,筆者感覺身邊多了朋友關注個人財務,也有不少向筆者討論理財、金融產品和行情等題目。不知是因為近日股市暢旺?因為覺醒樓價不會無故塌下來,不再靠自己置業無望?還是只是因為筆者寫 Blog,多留意了身邊人對理財的看法,有了 Selection Bias?

筆者一直覺得理財是一個很特別的題目,因為一般朋友在聚會時不會主動提及到。大概是金錢題目比較敏感吧,所謂「講錢傷感情」,也許會被人誤會在炫富或是想借錢,或者想推銷理財產品、想從討論中得到利益。通過寫 Blog,筆者覺得能把理財這「想講又不敢講」的理財題目引導出來,通過筆者和一眾 Blogger 先對讀者 Monologue,吸引有興趣的讀者朋友繼續 Blog 留言區、facebook、私訊討論,更甚者能凝聚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起一個個討論理財的圈子、WhatsApp、WeChat 群組。

近日其中一個例子,有同事看了筆者轉按的分享 Blog 文,表示有興趣為自己物業加按並將所得買入優先股、高息基金等高派息產品。筆者知道朋友入息相當、工作穩定,對加按表示支持,然而筆者對同事打算買入的高收益產品有所保留,指出近日不少 Bloggers 討論的銀行優先股已被炒高,也有莫大提早贖回的風險;而該 8-9% 每月派息的高收益基金也需要留意派息是否來自本金。兩人在網上做了些功課,筆者也鼓勵同事如對定息產品有興趣,不妨一同開 IB 戶口一同學習買債交流;同事朋友中也有另一位打算開 IB 戶口的,到時便可集合三人之力研究債市,「自己做 Fund Man」了。

講開 IB 買債,筆者近日發覺一個有趣的現象。雖然 Pokémon Go 推出已經接近一年半,在街頭上仍然不難找到一堆朋友,拿著手機互相交流捕獲精靈心得。在平衡時空的那邊廂,同樣有一班人各自拿著自己的手提電話互相傳閱,不過交流的並不是精靈 Collections,而是在 IB 上的債券 Portfolio。在天路客的分享飯局如是、筆者及後的另一個飯局也如是。也許筆者能把這風氣帶到辦公室也說不定?

另一個朋友的例子,有一位相識了15年、在職場打滾十年的朋友,今年工作上轉了去一個相對上輕鬆一點的職位。多了時間安靜下來思考,才嚇然驚覺單靠努力上班考取專業資格並不是辦法,「覺得要專注管理財富資產好過只投放時間在事業」。朋友說自己「現在才懂得停一停」、在投資方面「很想知道更多」、「希望不會太遲」,又說「終於明白知識不一定能改變命運」。

友人是位投資場上的 Absolute Beginner,霎時間千頭萬緒不知從何開始,故此筆者給友人的意見大都是大方向性的,歸納如下:


  • 要趁中年危機之前盡快多點吸收財金知識,最好能做到「一專多通、防守中攻」,即對所有資產類別均有所理論和基礎操作的認識,以做好適合自己和市況的資產配置(防守),然後選定其中一項有興趣的深入研究,賺取更高回報(中攻)。
  • 多點閱讀各位神級財經 Blogger 的金石良言,甚至考慮參加他們的課程,不要亂信電視財經節目的財演。
  • 建構自己的會計三寶即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以此 Fast Forward 自己三五年後的財務狀況,從而計劃自己下一個五年。
  • 居安思危,趁市況還好的時候構築自己的護城河,因為誰也不知道自己何時會「成為下一個國泰中層」。
  • 不過也不要妄自菲薄,不要沉溺在一去不復返的過去,要知道過去專注在考試及工作的日子也不是白費的,至少友人現在能賺到一條穩定的主動現金流,靠的正是過去十年的努力。借 Starman 大師當年贈筆者的一句:「理財必先有財可理」,筆者請朋友務必更要專心工作,因為在羽翼未豐之前,仍然需要公司這條大水喉射著。
  • 不要害怕自己是文科出身,其實投資只需要簡單的數學,加減乘除以上的,已是一門藝術和心理戰。


同一時間,筆者這位初哥也把握時間努力學習。在開始寫 Blog 後的幾個月,自覺更加 Stay Hungry、Stay Foolish,愈學習愈發現自己更多的不足,和世界的確無比浩瀚(更不用說 Starman、百樂身處的外星世界了,哈哈)。

因為寫 Blog 分享天路客兄飯局的緣故,筆者一位不常見面的高手友人竟然相約筆者晚飯聚餐交流心得。數小時的飯局,基本上都是友人塞錢進筆者口袋,不論選股、選債、期權運用、大市追揸沽指標,筆者在短短三小時聚餐實在學到很多。筆者唯一算是能幫上忙的,就是分享自己買樓的經歷和 R兄轉按提款的心得。筆者一直認為,世界「毋友不如己者」是必然,要在高手處得到有用的情報,必先提升自己的等級,做到情報「等價交換」。至於如何提升個人的等級?將勤補拙是關鍵。

這邊廂,有人單靠努力工作打算賺錢儲蓄買樓,然後年復一年才發覺人工根本追不上樓價,更有名人為這班人發聲說這是社會的錯。但近日筆者參加地產課程,認識了一位年輕同學,一表人才,言談間才俊透露早幾年已經跟不相識的有志之士合資買工廈投資,坐貨收租搏升值,好不美哉。筆者問這位專家為甚麼還願意花好幾千元,來學習些自己已經認識的東西,才俊說:「多聽一個 Perspective 嘛!」

上述拼命工作的樓奴,和工廈業主才俊,筆者相信跟在座讀者都一樣,為了在這社會上生存都必要付出無比的努力。但引領他們到如此不同的境地,背後的力量分別是甚麼?筆者認為關鍵有二:一是「財務覺醒」,即發現無論工作如何努力都只是死數一條,然後立志重新掌控人生的主導權,與其等運到不如計劃將來,開展「計得到數的投資」;二是上文筆者朋友的一句,「終於明白知識不一定能改變命運」。那到底甚麼知識才能改變命運?看到這讀者心裡應該有答案了。

不知道各位已在財務自由賽道上力拼的老朋友,或者已經覺醒正在整裝待發的新朋友,你們「財務覺醒」的一刻又是怎麼樣的呢?正如筆者早前在 Starman 網誌留言:「讀書和工作取 A,永遠不及投資自己和投資資本取 C。」讀者又在甚麼時候,覺醒這個道理?

新手老手們不妨留個言,互相討論交流一下 :)

14 則留言:

  1. 近期我也有朋友報了睇樓課程,然後和同學仔眾籌買香港樓同英倫樓。投資方式千變萬化,最重要是自己衡量風險,選最合適自己的。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 Cherry 的再次造訪 :)

      同意投資方式千變萬化:有人買物業收租,有人買債、買REITs、短倉期權也能做到「同樣效果」;有人買工廈活化轉手,有人炒股、炒舖、炒車位也可以讓身家倍升。

      但無論做任何投資都要管理好風險,而風險管理的第一步就是投資必先要在自己的能力圈內。例如眾籌買樓,如何釐清參與方的法律責任和權限?買英國樓,自己去過當地了解過沒有?會不會不覺意 make 了些只應用在香港買樓的 assumption?別人能做到的事,不一定在自己的能力圈內。

      從前看見人間劏房、甚至間單車位會覺得很成功(正確點說是眼紅),「如果我也看到這生意點子就好了」;現在知道了條條大路通羅馬的道理,投資不一定要學他們那樣,只要對每種投資物的運作和風險有所認識、計算自己需要的回報、可投入的資金和時間、以及風險承受能力,再選擇適合自己的就可以了。行有餘力,再擴大自己的能力圈也未遲。

      刪除
  2. 說起跟朋友聚會,我才想起自己都反應較慢,就算遇上高手都不懂得問其心得,一來不好意思,二來又不知如何問。我上星期剛有同學到美工幹,相約食飯,只知道他做賣債好成功,但我又完全想不起去問他賣的是什麼債,要怎樣買,如何運作之類....真是學問學問,要學懂如何問!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 Eve 分享你的故事!「學問」也是我在努力練習的「學問」,哈哈!不過現代科技有樣好,就是可以先抄牌,再在 WhatsApp 慢慢問,又可以先做 Research 組織好問題才問,更可以三五成群集思廣益!

      另外送 Eve 一句,說明問題的重要:"I would rather have questions that can't be answered than answers which can't be questioned." — Richard Feynman

      刪除
  3. 祿兄 有咩債劵可以分享下先。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都係剛開始學分析,不能算是什麼分享,望 West 兄別見笑!近日美股創新高連同高收益債價都居高不下,所以近日我主要都只是在優化自己的分析系統。不過傳統零售業疲弱,百貨公司零售商和一眾商場 REITs 的債券開始顯得吸引,中年期的 BAA3 債都有 5厘孳息。一旦這些債券評級再往下調到垃圾級別觸發基金賣盤潮,可能是購入機會。前提是投資者認為傳統零售業沒有市場認為這麼差。

      未知 West 兄又如何看美債市?還望多多指教!

      刪除
  4. 福兄的"大方向性"意見寫得好, 特別是會計三寶, 我也沒做損益表呢

    另外, 你說的"無論工作如何努力都只是死數一條", 雖然可能是對, 但這想法可能會令自己提不起勁工作, 什至討厭上班, 我就是曾有這想法, 始終現在還未財自, 所以倒不如開心地工作同時也努力學投資理財 :)

    回覆刪除
  5. 哈哈,謝謝 SBoy 兄的留言!我所指的「死數一條」,其實並不一定需要消極的看待。事實上,相對股息、高收益債息而言,人工是很穩定(「死數」其實指的是穩定)的現金流,投資人應該喜愛 :D 我的第一步,就是先製作自己的會計三寶,然後用這條死數假設自己未來10年人工不變儲蓄率不變,需要多少 rate of return 才能去到人生下一目標(暫時來說是上私銀)。有了這個數字在心,做投資決定就有如有了定海神針一樣,能取捨 Risk & Reward。

    回覆刪除
  6. 說起財務醒覺,有很多人從無意識到財務對人的重要。有朋友一直表示不想參與這個財務遊戲,到了孩子出世才醒覺要去買返間大單位,但方法就是叫阿媽賣左間收租樓俾佢做首期。又聽到有些故事是到了人生走到近退休,才發現自己財務空白,要去學理財。其實細個得少少錢果時輸(哂),才是幸運。到老來一筆退休金,又大把時間,想起要理財(好多港人以為理財就是炒股或買樓),好容易密密炒輸鑊金。真正的財務覺醒,有時要從輸開始,輸得多才醒得快。

    回覆刪除
    回覆
    1. 同意,「失敗乃成功之母」,不過最聰明的人是槓桿別人的失敗去成就自己的成功。

      刪除
  7. 多謝文章分享! 思維被大大震動!!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 Ovation 兄留言!敢問哪一個故事最為震動?

      刪除
  8. 福祿壽全兄, 你用字精煉.....

    例如: //有了 Selection Bias?//

    這個概念, 每個投資人都要注意


    又例如: //到時便可集合三人之力研究債市,「自己做 Fund Man」了。//

    這個绝對是 Abundant Mentality 和 synergy 的體現....


    當然還有很多.... 對於我獲益良多. 感謝!

    回覆刪除
    回覆
    1. 對不起晚了回覆,再一次感謝欣賞和支持! :)

      刪除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