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又愛又恨的減磅聖手:麥皮(附筆者兩款食譜)

相信沒有人會懷疑吃麥皮減磅的功效吧!筆者當年求婚後為了準備拍婚照和 Big Day,曾經在一年之內減掉 10 公斤,其後買褲子可以買少 4 吋腰,靠的就是每週三次晨跑,加上每早吃麥皮。當時筆者從不限制早餐後的用餐份量和食物種類,哪管是啤酒、牛排還是任食放題。

「話當年」永遠都是開心的,筆者送出去的那 4 吋腰早就回歸懷抱。2018 的主目標既然為「身體健康」,自不然要約約老朋友麥先生(可惜不是麥當勞)聚聚舊了!



大家都知道,麥皮含有豐富的水溶性及非水溶性纖維,除了容易讓人有飽腹感,是減磅聖手外,還有助排出身體膽固醇,以及促進腸道蠕動,排清體內宿便。愈來愈多醫學研究顯示,人到中年的健康關鍵必看腸道健康,故此排毒和增加腸內益生菌是 30 歲後必須注意的。

但是許多人都對麥皮又愛又恨,原因自不然是感覺它很難吃、淡而無味。原片燕麥像是吃紙、即食麥皮加熱水漿漿糊糊的,有人甚至形容它為嘔吐物!但是要加糖漿讓它變好吃一點嗎?又打敗了減磅的原意。其實麥皮是變化多端的食材,很容易就能配合其他健康的食材,但坊間多數健康和好吃並存的麥皮食譜,又往往犧牲了準備時間,已經要吃麥皮的了還得早起準備!所以吃麥皮大概對很多人來說只有三分鐘熱度,照個相擺上 Facebook 呃 Like 還可以,但最終卻未能成為習慣融入生活。

本篇就讓筆者推介兩款速度快、好吃又健康的麥皮食譜。這兩款基本食譜,或者其變化型,自從減磅計劃開始了後,筆者幾乎每天都交替在吃。

香蕉麥皮奶昔



首先準備一杯熱低脂 / 脫脂牛奶。筆者用的是連同咖啡機一同購買的牛奶加熱器,一分鐘就能將牛奶加熱到調製咖啡的溫度。不介意用微波爐的朋友,也可用低火力加熱一分鐘。夏天時又不介意麥皮乾燥一點的話,可以直接用室溫或冷牛奶。

題外話:關於低脂 / 脫脂牛奶,讀者購買時請務必小心留意成份,看它是不是「真牛奶」。「真牛奶」的成份就是「牛奶」,是利用離心力將奶清和奶脂分離的產品;而「假牛奶」或稱「牛奶飲品」(通常是大大隻字「牛奶」,然後要超凡的眼力才能看到「飲品」)則是由水、糖、奶固體等化學物質所混成,多喝無益。

在加熱牛奶的同時,在 Blender 杯加入一人份的即食麥皮和一隻香蕉。香蕉有加強麥皮的通便功能,促進腸道蠕動;排清腸內宿便自然有助減磅。當然香蕉還有其他莫大的營養價值,讀者可參考維基百科



而用香蕉的原因除了因為它的營養價值外,還因為 (1) 香蕉超級容易處理,不用切也不用洗,撕掉表皮分成兩半放進 Blender 杯就可以,又不用多洗一件工具;(2) 香蕉有很好的黏性,能做出很香滑的奶昔。香蕉,簡直是懶人的上佳食材!

如果心情好又有時間,可在此步驟加入紅莓、藍莓或其他喜歡的水果。但選擇生果也是以簡單沖洗和預備為原則,愈簡單才愈會不會失去吃麥皮的熱情!

此時加入熱牛奶,蓋好 Blender 蓋攪拌 10 秒鐘… 奶昔就此完成!新鮮美味可口又有營養的奶昔才用上一分半鐘時間準備。筆者用的是 400 mL 的 Blender 杯,準備好奶昔後可以直接飲用。

開始擔心食完要洗了嗎?接下來筆者就要分享絕技囉——洗 Blender 杯其實只需 30 秒!



首先在喝完的 Blender 杯裡加入洗潔精和暖水(冷水也可以,不過暖水效果更好),然後放回 Blender 底座,攪拌 10 秒。很多人對於又深又長又有危險鋒利刀片在底部的 Blender 杯束手無策,以為要花上好幾分鐘小心清洗,對付它的方法就是借力打力。不消 10 秒,杯內深處和刀葉已經清洗得乾乾淨淨。

攪拌完成後,取出上下晃一兩下,然後簡單沖水便可。



昆布燕麥粥(2人份)



略嫌西式太沉悶?這款中/日式也許適合你。

一大早刷牙洗臉排毒前,先煲熱一公升水至滾起,然後關火(再懶的話就用熱水壺的熱水吧,不過其他家人準備早餐時發覺沒有熱水咒罵讀者,筆者絕不負責!:P)

將 20 克昆布用廚房剪刀剪成塊狀放入滾水中浸軟 10 - 15 分鐘。筆者就會利用這 10-15 分鐘時間梳洗排毒。此時,美味的昆布精華會轉移至滾水中,成為美味的昆布湯。昆布就是日本人極速製作高湯的秘訣。



注意乾昆布買回來的時候表面有些白色的粉狀物,那些是精華,不要洗掉;昆布通常買回來都很乾淨的,如果真的擔心,可以用廚房紙先抹一下表面。

梳洗完後,於昆布高湯加入 1 碗即食麥皮和小魚拌勻⋯ 即成!全個製作過程中,把昆布剪入滾水中已經是最麻煩的一步,而所花時間還不到 3 分鐘。



注意昆布雖然好味又有營,但其含碘量很高,每人每日應以 10 克昆布為攝取上限。所以這個昆布燕麥粥也最好不要日日吃哦!



對於有些人堅持要吃「齋麥皮」加熱水才是最健康最能減磅的,筆者只好說,任何的改變,只有持之以恆才能成為習慣。相信讀者都有聽過事情重複做 21 天就能成為習慣的講法吧!然而 Tim Ferriss 的第三本書《The 4-Hour Chef》裡面講,頭幾天改革的熱情總有跌到低谷的時候,而第一個低谷的到臨通常是新模式後的第 6 天。


所以「持之以恆」不能夠一味靠毅力、決心和意志,必需要意識到並預視到自己心理上的高潮低谷,並預先制定方法讓自己熬過這低谷,使新生活模式成為自己習慣的一部分。在吃麥皮方面,除了用美味簡單的食譜外,不妨安排連續每五天成功吃麥皮後放一天假。別忘了,「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

未知讀者們又有什麼吃麥皮和減磅的心得?不妨留言交流一下 :)


【祿】主板熱鬧指數(實戰、下篇)—— 成交熾熱必然有股災?

導讀:2018年開局以來港股可謂價量齊升,恆生指數屢創新高、大市成交量亦節節上升,近日成交量更迫近 2,000 億。參考歷史主板成交量,紀錄高位為 2015/4/9 的 2,906 億;而以曆月平均計,歷史紀錄為 1,981 億。所以 2,000 億成交絕對不容小覷,然而成交熾熱過後是否必然有股災?筆者的「主板熱鬧指數」正嘗試解答這個問題。在 12 月市場淡季時研究的成果,想不到這麼快就能派上用場!


感謝讀者熬過了筆者上篇發的統計癮 :P 上回提要為筆者開發了「主板熱鬧指數」,指數每曆月發表一次,其定義為:

主板熱鬧指數 X點,表示考慮歷史趨勢後,
該曆月的成交比例(每日平均成交額相對於主板平均市值)
高於歷史中所有月份的 X%。

指數依然是 0-100 為限,指數愈高代表主板交投愈熾熱,指數愈低代表主板交投愈死寂。

好了,花了這麼多力氣,好不容易才開發了一個指數,是時候檢測一下其實戰能力了。


Q1: 回答 Roy 兄的問題,大市成交量可否解決 2015 大時代的問題(即 2015 大時代高點時沸騰指數僅報 48 點相對安全的水平,但大市及後一年之內最多仍瀉 35%)?

最簡單的答案是肯定的,留意就算不開發「主板熱鬧指數」,單看大市成交比例的紅色折線,歷史中的四大飆升位分別對應 87年股災、97年亞洲金融風暴、08年金融海嘯和 15年大時代,不就已經說明了成交量何其有用嗎?




但這個推論有個問題,就是「馬後炮」!


  • 第一,要知道 87、97 和 08年三次股災,伴隨的是大市估值過高(三次股災前沸騰指數也報超過 94 點)。如果時空回到 2015 大時代之前,投資者所認識的大跌市都會伴隨著「雙高」(高估值、高成交量;即高「沸指」和高「鬧指」)的出現,那大時代鬧指爆燈但沸指正常,投資者要相信哪個?
  • 第二,如果我們科學數據化一點,四大飆升位也不是僅有的高位,如果出現了其他「相對的高位」,投資者又應如何理解及處理?


這個時候讓我們取出歷史上「熱鬧指數」相對的高位(95點以上),伴以沸騰指數及恆指往後的表現。留意「熱鬧指數」1996年12月以後才被定義,因此分析並未能包含 87 年股災:




筆者從以上數據的觀察:

  • 過往十年一遇的兩大股災「亞洲金融風暴」和「金融海嘯」,大市均持續數個月熾熱(見表中橙黃色部份),而且兩次的最高點(表中綠色)均出現在交投熾熱期間,即觀察大市成交量或「主板熱鬧指數」應能給予投資者足夠時間逃生。
  • 其餘交投熾熱的月份為「突強」的月份,熱鬧指數從較低的水平飆高一個月後便回落。從上表可見,這些月份的表現大多與其恆指沸騰指數相符,即「主板熱鬧指數」身處高位這個事實並沒有提供額外的價值。
  • 大時代於 2015年 4月的成交額突強屬於後者(表中藍色),所以就算其時熱鬧指數已經誕生,也不一定能協助投資者逃過一劫。
  • 值得留意的是亞洲金融風暴後的 1998 年8月,其時沸騰指數只報 7 點未滿而熱鬧指數高踞 98 點以上,結果一年後恆生指數回升接近一倍!事後孔明原來當時是暑假大減價,投資者都在掃平貨,可見成交熾熱過後不一定是股災,必須配合當時的大市估值。

小結:只能夠說,現在經過大時代一役的我們,經一事長一智,對於突如其來暴升的成交額要注意一下;但對於連續數月的股市熾熱,依歷史兩次實測,似乎是音樂椅遊戲快要完結的時候,還是在別人勁歌熱舞時悄悄走到逃生口吧。


Q2:  反過來說,當市況死寂的時候,後市又會如何?

這回筆者抽取歷史上「熱鬧指數」相對的低位(15點以下),並將這些月份的沸騰指數由低至高排列:




筆者在市況死寂時的觀察:

  • 最明顯的觀察,就是大市在死寂時幾乎沒有大調整的風險。根據歷史數據,當「大市熱鬧指數」在 15 點以下,以月末點數計,其後 12 個月並沒有出現 25% 以上的調整(其實 20 點以下也沒有發生過)。最差的一次調整也不足 20%,而且該次的沸騰指數也達到建議「沽貨」的 80.18。
  • 在市況死寂的時候入市,後市的表現往往比歷史平均理想。從上表可見,交投死寂月份恆指一年後的平均表現,竟是大市平均的 2.5 倍!上表淺綠色正表示回報優於大市平均的情況,可謂比比皆是!最佳表現平均也許與大市同步,但最差表現平均只有 -4%。換句話說,交投死寂過後往往是升市,是防守性相對較強的入市時刻。
  • 當然當中一部份原因是市況死寂多數也是股市相對低位的時候,這單純根據沸騰指數入市也可以有不錯的表現;但筆者特別留意到當沸指在「等待」(40-80 點)水平時,如果大市交投死寂,歷史數據顯示後市往往有不錯的表現。即是說,如果歷史是會重演的話,當交投死寂的時候,運用沸騰指數時可以冒險一點,即使沸指在 60 點左右也許仍然是不錯的「吸納」水平。

小結:這也許是另類的「藍海戰術」,當人人都對股票沒有興趣的時候密密收集,只要大市價格大致合理,平均回報會較佳,防守性也較強。


Q3: 「主板熱鬧指數」還有甚麼觀察,以及使用上要注意的地方?

從下圖可見,「主板熱鬧指數」單獨使用時,其測市的效能當屬一般。除了上文已經探討過的兩個極端,即死寂的 10 點以下,以及熾熱的 95 點以上,基本上未能為後市提供方向。

(圖中橫軸以 5 點為一單位,例如「5」代表主板熱鬧指數在 5-9.99 之間;注意指數實際上從未在 5 點以下)



但交投量高,往往意味價格的波動較大。為了測試這一點,我們改為計算往後 12 個月恆指月回報的變異數(Variance)再取平均。結果趨勢十分明顯,說明「主板熱鬧指數」主要是用來預測後市的波動性的。一般來說,大市交投愈熱鬧,後市便愈波動,一般認為風險便較高,至少傳統財務學便是以此變異數(或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即變異數的平方根)定義回報的風險。




而如果我們將風險定義為後市出現調整的機率,亦可得出類似的結論:




如「沸騰指數」一樣,筆者先將「熱鬧指數」以其後市波動性和後市出現調整的機會率,做了 5 個階段以便往後分析:


  • 0-15點:死寂,人人都對股票沒有興趣,也許是海藍戰術密密收集的時候。
  • 15-60點:一般,市況交投正常,後市調整機會相對平均值較低。
  • 60-80點:活躍,股市開始暢旺,後市調整機會相對平均值較高。
  • 80-95點:熱鬧,大市氣氛熱烈,後市調整機會要比平均值高出接近一倍。
  • 95-100點:熾熱,突然飆升的話要多加留意,連續數月熾熱更應考慮逃生,除非大市本身已經低無可低。


筆者隨即心想,波動性較高,意味升市時升得更牛,跌市時跌得更熊,上落市也更波動。如果推論正確,那「主板熱鬧指數」在愈高的水平時,理論上沸騰指數之預測市能力使愈清晰。於是筆者做了一連串將兩個指數 Cross-over 的分析,主要結果在以下矩陣表示。雖然在熱鬧和熾熱階段,沸指高低時顏色好像鮮明了;不過坦白說,效果並沒有筆者當初想的那樣清晰,畢竟只有 240 個數據點而矩陣有 25 個分析點。



實測上,筆者曾經嘗試以類似上表的結論,更新建基於「恆指沸騰指數」的自動交易系統,以歷史數據測試可再度提升年回報達 2% 以上(即比「平均成本法」超 4% 以上),但筆者感覺如此高表現不太合理,應是過度套入(Over-fitting)的結果。以歷史數據回測歷史回報,其實某程度上是自欺欺人;要永遠記住,過往回報並不代表將來表現,我們開發的各項指數,均只是參考過往的數據和表現,為未來把脈而已。


主結論

「主板熱鬧指數」主要是用來預測後市的波動性,實際應用時應該作為使用「沸騰指數」時的輔助參考,當中在市況死寂或熾熱時或可改變「沸騰指數」各投資提示的參考區間。但參考歸參考,世上並沒有 once-and-for-all 的發達程式,但求在未知的未來能參考過去,提供一成功率較高而風險較低的的交易方法而已。

通過筆者一系列的計算和探索,筆者認為成果不僅僅是以上的數個結論,而是對恆指過往 2、30 年的變化有一個概括的感覺。專家們都說投資是一門藝術而非絕對的科學,而學習藝術,也許就是追求這種藝術的感覺吧。



免責聲明

本網頁屬個人網誌,一切言論純粹是表達本人的個人意見或經驗分享。「主板熱鬧指數」(及其領先指數)、「恆指沸騰指數」(及其分類指數)及其投資提示只作意見分享及學術用途,無論在任何情況下,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也不構成要約、招攬、邀請、誘使、建議或推薦,本人亦無法保證網誌內容、「主板熱鬧指數」(及其領先指數)、「恆指沸騰指數」(及其分類指數)、「測市指數系統」的指數及其投資提示的真確性和完整性。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求證和分析,讀者一切的投資決定以及該投資決定引致的收益或損失,概與本人無涉。

【祿】理財早餐會 炒蛋熱咖啡配股樓債保險

在恒生指數破紀錄連升十幾天的某一個早晨,筆者一位朋友相約早餐,討論一些保險和投資問題。筆者已經不是第一次跟朋友吃早餐了,每一次的理財投資早餐會都有很多得着。

而這次的討論內容函蓋了筆者一些很重要的理財概念。能分享自己的心得經驗從而幫助朋友實在是賞心樂事,筆者心想何不公諸同好,讓廣大 Blog 友參考討論互有裨益?於是在徵得友人的同意後,筆者將我們的討論內容歸納成文。(友人謂之「會議紀錄」,哈哈!)




問題1:小朋友該買甚麼保險?

朋友提起她一對可愛的孩子,第一個問題自不然是每個家長最關心且切身的小朋友保障。友人問:「需要為小朋友購買保險嗎?」小朋友經常頭暈身㷫,去年較早前更要留院,住一晚私家醫院已經承惠數萬大洋,公司雖然有團體保險但保障不甚足夠。

友人表示自己的保險代理朋友聞之則打蛇隨棍上,說小朋友保障愈早買愈好,因為愈遲買愈貴;人壽儲蓄、醫療危疾通通都要考慮。友人深知保險代理人提供的意見不夠中肯,所以想筆者分享一下小朋友保障的通盤考慮。

筆者給友人的意見是:

  1. 主流的人身保險大致可分四類:人壽保障、儲蓄、醫療、危疾。
  2. 一講起「人壽保障」,筆者和友人已經笑了,難道孩子還在孩童時期過身有個錢收會開心點嗎?是買六合彩還是幸災樂禍?所以死亡保障應該是孩子 18、22 歲,出身投身社會才考慮的,並應以 Term Life 為限。就算自己未來財務狀況倒退,真的旨意孩子供養自己下半世,也應該是自己退休前後才考慮的問題。
  3. 以目前筆者對保險的認識,筆者不建議任何人購買任何形式的儲蓄保險。「儲蓄」就是「儲蓄」,「保險」就是「保險」;「保險」是保障一些低機率、不一定也不知道何時會發生,但一旦發生了會有巨大財務壞影響的事件。「要錢退休」基本上是 100% 必然會發生的事,何須尋求保險公司「保障」?在儲蓄投資這事上,保險公司比起自己有什麼優勢?
  4. 同樣道理,小朋友頭暈身㷫一個月總要見醫生一兩次,頻率是低是高?問君會寧願每個月直接進貢醫生,還是每個月先把保費交給保險公司,由保險公司抽了油水、付了代理佣金和燈油火蠟後,再每個月把剝光豬後的錢還給自己付醫生費?生小朋友,平常頭暈身㷫的醫生費就是經常性開支,應該自己 Budget。
  5. 當然小朋友也 Touchwood 有大件事需要入院而洗費動輒以萬位計,如果公司醫療認真不夠而手頭真的鬆動,可以考慮高墊底費的實報實銷住院保險,墊底費部分由現有公司團體保險保障。
  6. 留意醫療保險最珍貴的不是友人的代理所講「早買平兩舊」,而是小朋友大概沒有很多「既存狀況」(Pre-existing Condition),將來孩子大了萬一患大病,「底子給畫花了」才買保險就甚麼都不賠,還可能要加 Loading 了。兒時就買醫療保險,買的其實主要不是兒時即用的保障,而是鎖定這個「Clean Sheet Status」,所以必須考慮 Lifetime Commitment。醫保一旦斷保再開新單,重新驗身,前面所有錢就白付了。
  7. 危疾其實像人壽保障多於像醫療。危疾就是買六合彩,中了就賠,不管實際的醫療開支,甚至你不治病用這舊錢去環遊世界保險公司也不管你。其實危疾的雛形,就是「預支死亡保障」(Accelerated Death Benefit),簡單來說就是得到絕症,都快死了,就在人壽賠償中先預支一部分給自己享受最後一程,原意根本不是用來治病的。只是現在醫學昌明,發現和治療癌症等疾病的技術也提升了,危疾保險才有了治療和往後生活保障的概念。
  8. 於小朋友而言,萬一患上了危疾,開支當然是治病相關;你不會預期這份危疾保障可以讓患上危疾的小朋友吃過世吧?治療危疾的話,筆者會選擇用醫療保險應付。買不買危疾單的其他考慮,基本上就像人壽保障一樣。

總結來說,筆者購買保險的原則有兩個: (1) 只購買自己需要的保障時間和保障範圍、(2) 只購買機會率小,但發生了的話對自己財務壞影響巨大的。


問題2:2018年的投資部署?

朋友的第二題,相信是每位讀者都有問過自己的:2018 該買什麼股票?記住,這次早餐會的背景是恒生指數破紀錄連升十數日的早晨。

筆者先問朋友一個問題:「你這一注的 Investment Horizon 有多長?」

朋友回答:「我是長期投資者,5-10年吧。其實我也不認為自己有能力和時間研究股票做分析,所以長期不要跑輸大市就可以;不過身邊朋友都說加息週期對地產相關股股價有壓力,應該買銀行股,但自己手上已經一大堆銀行股⋯⋯」

就在友人說出上述這番話的時候,筆者腦海裡面的思緒是這樣的:

「當天早上恆指沸騰指數(見本 Blog 右上角)報 79 點,還差 1 點便觸及筆者建議的開始沽貨水平。作為長期投資的話,筆者實在不建議現時入市。筆者現時也不再投入新資金,只會換倉或者用股息再投資。

至於 Sector,坦白說,加息週期的確銀行和保險板塊是看高一線的,但站在友人的情況,個股和板塊應該已經 Hit 了 Tactical Range 上限,再加貨肯定有風險。現時我會按兵不動。」

但在早餐會上,筆者卻給朋友來了個倒敘法:「生病的時候,要『吃藥』讓身體快點好,殊不知身體其實要的是『休息』。小朋友開支大,保險代理會跟你說,要『買保險』,但上面分析下來,很多產品跟本就不適合。當發生狀況時,我們常常認為要『做點事』。但有沒有想過,有些時候,『不做事』、『按兵不動』,才是上策呢?巴菲特可以四年持現金不下注(註 1) ,雖說現金會被通脹蠶食,但就不一定無時無刻都需要全數投資『做點事』。」

朋友當下明白筆者的意思,也明白銷售人員往往就是捉著這個人性「要做點事」的弱點。

然而,對於不斷有薪金流入,Mortgage Link 戶口又滿溢,友人又好像真的要做點事。筆者建議可以做些短債 Roll-over,但要小心槓桿投資的話不要 Duration Mismatch(見筆者 Facebook 分享 R 兄的文章)。另一考慮就是投入相對穩健的收息房託,但其實目前也相對昂貴,必須小心處理。

朋友問,房託不正就是受到加息的壞影響嗎?對此筆者著朋友要留意各房託的負債比率,以及負債是浮息還是定息。當然,如果加息到了一個地步影響租金收入,則經濟大抵已經出現轉向,就是著實要小心衡量處理的時機。

畢竟筆者知道友人收入「有番咁上下」,著實不用冒險急進,「留得青山在那怕沒柴燒」,應保存實力,靜候時機到來再「一戰定江山」。


問題3:我想50多歲退休,怎麼辦?

大抵因為朋友從事數字相關的工作,她對退休這個問題的形容是很量化的。「我開始在想這個事情⋯⋯如果我想 50 多歲退休,假設我還可以多活 30 年到 80 多歲吧。退休後我就沒有收入了,那現在還有 20 年的光陰,但這要用來 Cover 未來 50 年的洗費『連通脹』⋯⋯」

筆者很興幸朋友已經醒覺退休是甚麼一回事,和提早著手準備的重要性。坦白講,筆者很多身邊的朋友還覺得退休這個事情很遠。知道朋友已經想得透徹,不用再 Illustrate 這件事情的嚴重性,筆者已經急不及待打斷友人的說話。

「關於退休,你要知道 3 個數字。」


第一個簡單:退休後每月的預算生活費。先不要想通脹,假設現在的購買力就好。突發性醫療開支的話,請假設一份高端醫療保險的保費(註 2)。」

「喔!」友人似是得到一些啟發。「你已經解答了我心中的一個疑問,就是退休後的突發性醫療開支怎麼預算。我想來想去,其中一個關於退休很擔心的就是,突然中招入院要花 6、7位數字;到時如果要賣樓醫病,少了一份租金收入可慘了。想不到保險可以這樣用!」

筆者回答:「其實保險本來就應該這樣使用。保險的作用,就將一些不確定金額、不確定時間的支出,換成是確定金額、確定時間的支出,使得我們能為家庭及退休作預算。

一些人曲解了保險的意思,常常問我這份保險『抵不抵買』。其實保險公司是必賺的,只要買的保險產品真的在提供保障而不是所謂儲蓄回報的話,『抵不抵』並不應從回報的角度去考慮,而應該從保障的『效率』去考慮,即這份產品能多好的『熨平』你的預算開支。

當然,高端醫療也請不要購買門診保障,這是經常性開支,道理跟小朋友不用買門診一樣。」


筆者繼續說:「第二個數字,就是退休後的預期回報率。

「甚麼?退休後還要投資?」朋友臉上泛起了像是要開 OT 的一臉無奈。

原來在朋友的概念裏,「一生三宅」手持數個物業收租就是上岸,所以並沒有想退休後「投資」的問題。筆者一方面指出其實物業也是投資的一種,可以暫時先用物業的租務回報去想這個問題;但同一時間指出友人的資產分配策略,其實就是 100% 住宅物業,過於集中的投資在退休後絕不是好事。

「我們過了十年八載一單位難求的日子,但難道你忘記了香港也有業主割價也挽留不了租客的時候?」

朋友似乎還未能想像或接受到退休後還要操盤的事實,筆者著朋友暫時使用 4% 的假設,好繼續討論。「將年開支除以 4%,就大概是你的目標退休 Number 了。」


「利用你現在的 Net Worth,加上未來退休前的儲蓄,計算一下需要多高的回報率才能達到這個退休 Number。在這個回報率之上,外加 3-4% 通脹,就是你往後退休前投資的目標回報率,也就是第三個數字。不用 Excel 精準計算 IRR 的,假設你所有的新儲蓄在現在和退休點的 Mid-point 就好。」

「那我如何預計未來的人工加幅⋯⋯?」「不確定的就乾脆用保守的假設,就是往後沒有人工加就好了!」

筆者指出,目標回報的精確數字並不重要,但有了這概略的目標回報率,人的心情往往就能安定很多。因為看到這個數字,人自然會問,「那我要做甚麼才能取得這個回報?」,才有方向制定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和資產配置。而更重要的是,「我不需要做些甚麼?」,才不會受引誘參與一些表面回報理想但風險極高的投資項目。當然,單靠看回報率是不行的,要考慮回報中被動現金流與資產增值的互動,但至少看見自己需要的是 8% 還是 18%,相信當下心中盤算的策略已經有很大分別。


一個小時的時間雖短,我們卻已經討論了股票、債券、房地產、保險、退休規劃,是個十分充實的早餐聚會。朋友的結論是,要真正做到「理財」,必須對每種投資物和保險都需要有一定程度的認識,才能通盤的考慮和規劃。

各位投資路上的戰友及 Blog 友,共勉之!


_________________

註 1:這番話是止凡兄親授筆者的,當時筆者也問過如朋友類似的問題。言猶在耳,哈哈!

註 2:當時筆者沒有提醒朋友,雖然同樣先不考慮一般通脹,但必須考慮隨着年齡增加遞增的保費,故此應用現行收費率表上預想退休年齡至 95/100 歲的平均保費做估算。

【祿】主板熱鬧指數(理論 · 上篇)—— 將大市成交量標準化

筆者研發並發表大市探熱針「恆指沸騰指數」後,在 Blog 裏曾掀起一番討論如何提升其測市的表現。及後筆者受到 Blog 友 Roy 的啟發,研究大市成交量對回報的影響,目標是為測市指標安裝「警報器」或「第二引擎」,務求進一步提升指數基金投資法的長期回報率。



經過一系列的研究和測試,現將研究過程及結果分別在上、下兩篇發表。筆者認為,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同樣重要,而且也很享受著過程中將大學的統計知識溫故知新。雖然本篇比較沉悶,但還是讓筆者發一下寫統計教科書的癮吧! :D

探索大市成交量數字

在沸指的討論中,筆者在回應 Roy 的貼文時已即時提出:「今日的成交量不能直接跟30年前的成交量比較⋯⋯較理想的做法是利用恆指或大市總市值 Normalize。」需知道 30年前一日有 10億成交已是大新聞,今日過千億成交卻是等閒事。要知道成交量(以金額計)受大市氣氛、貨幣供應以及大市水平等因素影響,而我們有興趣的只是相對的大市氣氛,希望用交投量評估市場是死寂、冷清、活躍還是熾熱,所以便有「正常化」(Normalization)的必要。

最理想的正常化分母是大市總市值。用每日成交金額除以大市總市值,得到的便是整個市場當日股票易手的比例。舉個簡單例子:假設 iPhone 交易所共有 1,000 部 iPhone X,每部價值 $10,000,總市值就是 $1千萬;今天交易所買賣了 8 部手機,總值 $80,000,易手的手機佔大市總值便是 $8萬/$1千萬 = 8部/1,000部 = 0.8% 或 8‰(1‰ = 0.1% = 10 點子,筆者工作關係習慣使用千分率)。假設 iPhone 的價格現在被炒高一倍至 $20,000 一部,但假設交易數量不變,易手量佔市值依然是 8‰ = $16萬/$2千萬。這例子說明利用總市值 Normalize 後的成交量(即「成交比例」),不會受貨幣供應或股價因素影響。

那麼市場上有 0.8% 的股票易手,算是死寂還是熾熱?這便要看歷史數據了。

港交所主板的歷史成交金額以及歷史市值的數據,可以簡單在港交所網站免費取得。數據大約包含 30 年歷史——歷史成交額由 1986年 4月起提供每日數據,而歷史市值同樣由 1986年4月起提供,但僅提供每月月末的市值數據,直至 1994年12月末才開始提供每日收市市值。30年每月數據,覆蓋和頻率剛巧切合筆者就沸騰指數歷史表現的分析。如果讀者希望做更高頻率的分析,可能就需要放棄某段歷史,或另找數據庫了。

得到數據後,便可以為 30 年歷史中的每個月,計算平均每個交易日的「成交比例」。對於一個曆月而言,算式如下:

成交比例 = 平均每日交易金額 / 平均市值

其中    每日交易金額 = 該曆月的成交金額總和 / 交易日數
            平均市值 = ( 該曆月月末的總市值 + 上一曆月月末的總市值 ) / 2

結果如下圖:


在 Excel 成圖後筆者第一反應是暗喜,因為數據反映 30 年來的成交比例並沒有翻天覆地的改變。縱使 Trendline 是微微向上,反映現在購買股票的渠道多了方便了,也許也因為多了些程式交易(Algo Trading),但在 Order of Magnitude 上並沒有太大的變化,歷史數據應該會很有參考價值。這正如恆指的歷史股息率和市盈率在過去 30年的區間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使得「恆指沸騰指數」具有參考價值。

「主板熱鬧指數」的構築

由於歷史數據顯示成交比例成上升趨勢,必須去除此趨勢(即 De-Trend)數據才能用於未來測市。例如 80、90年代曾有不少日子成交比例低於 2‰,但金融海嘯後這現象基本上已不會發生。如果我們單看成交量的歷史數據並發現成交比例低於 2‰ 的日子是有利於後市,這結果一來根本在未來就沒有實用價值,二來只是敍述了某段歷史的表現(即 「2‰ 以下表現較佳」只是代表了「80、90年代表現較佳」而非表示在此水平的成交比例的一些實際意義,是統計學中某程度的共因謬誤 Confounding Error)。

認清要 De-Trend 之後,問題來了,要用甚麼方法來 De-Trend?這個是統計學中時間序列(Time Series)的課題。坦白說筆者當年大學上時間序列課時都是得過且過,到現在「書到用時方恨少」,所以都是用自己三教九流的方法,大抵沒有正統統計學基礎。

第一個想法是做差分(Differencing),即每項減去之前一項。這方法用來套入 AR、MA 模型做預測是好,但用來做指標檢測水平卻沒什麼作用。

第二個想法是用線性迴歸(Linear Regression),把一條最佳直線當成是最佳趨勢線放到序列上,然後每個項減去趨勢線的相應項。然而盲目套用這方法有兩大謬誤:

  1. 線性迴歸的基礎假設是殘差(Residual)跟從常態分佈,然而觀乎成交比例的數據,大部分日子風平浪靜少部分飆升亢奮熾熱,很明顯不是 Normally distributed。
  2. 利用 1987-2017 整整 30 年數據找出最佳直線放在圖上,再用這直線來 De-Trend 1987 年的點,意味分析員在 1987 年有超能力預知 30 年後的成交比例水平。

處理第一個問題的過程也很意外的。筆者在利用統計軟件探索數據時,無意中發現成交比例的數據取自然對數(Natural Logarithm)後,竟然大致遵從常態分佈(見下圖)。即是說成交比例大致遵從對數常態分佈(Lognormal Distribution)。讀者不要被其名字嚇壞了,其實日常生活中很多東西都可以用對數常態分佈描述模型的,例如是一頭牛的牛奶產量、一個地方的雨量、一個病毒的潛伏期等等。更甚者,曾淵滄博士的曾氏通道,說穿了就是假設恆指跟從對數常態分佈,然後做線性迴歸(當然筆者在前文指出這個假設不太好,恆指的對數要比常態分佈表現得更尖峰厚尾就是了)。可以說,數學上,筆者往後的動作是跟曾氏通道分析是一致的,但筆者在統計學上的論證(看似)比較嚴謹。



要處理第二個問題,方法就是避免使用未來的數據去分析過去的數據點。換句話說,就著每一個數據點,我們都可以利用該點之前的所有數據點(的對數),以迴歸做一條趨勢線。讀者可能也聽說過「移動曾氏通道分析」 (可參考此 Blog 文章),正正就是這個概念了。不過,這就要犧牲最初幾年的數據點,因為利用最初幾年這麼少觀測點所畫成的趨勢線,基本上是不準確的。由於成交比例圖看似首 10 年和次 10 年來了一個循環,筆者決定犧牲首 10 年的數據,製作 20 年歷史的「主板熱鬧指數」。

以 1996 年 12月的數據點為例,筆者利用 1986年 12月 至 1996年 11月共 120 個月的數據,做一次對數線性迴歸並做出一條趨勢線,然後利用這條趨勢線預測下一個數據點(即1996 年 12月)的成交比例。由於下一個月的成交比例是隨機的,所以我們只能給予一個隨機分佈去描述我們的預測。根據我們的假設,這個隨機分佈就是對數常態分佈(Lognormal Distribution),而迴歸結果能給予這分佈的參數(Parameters)。利用這個分佈,我們可以描述,有多大的機會,下一個月的成交比例會在某數值之下。


1996年 12月的實際平均成交比例在 2.446‰,而根據模型預測,有 83.4% 的機會成交比例會在此數字以下,只有 16.6% 的機會成交比例會在此數字之上。換人講的說話,就是考慮歷史趨勢後,1996年 12月的實際成交比例是偏高的;而至於有多高,就是大約每 6 個月有 1 個月(16.6% = 1/6)的成交比例比這個月的要高;另外 5 個月要比這個月的要低。

這個 83.4% 機會率,就是筆者新開發的「主板熱鬧指數」;指數依然是 0-100 為限,指數愈高代表主板交投愈熾熱,指數愈低代表主板交投愈疏落。

將上三段重覆 239 遍,建立 239 個迴歸模型後,就能得到下圖(實際上建立這 239 個迴歸模型只是一分鐘的 Excel 工作;預備分析用的數據所花的時間何只百倍):


至此「主板熱鬧指數」的構築大致完成,下篇將會探討大市過往在不同交投氣氛下的後市表現,以及如何利用「主板熱鬧指數」進一步提升「恆指沸騰指數」的回報表現。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