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我的個人/家庭理財基礎5步(中篇)

(這幾個星期筆者工作繁忙關係,原本打算兩篇的文章得分開三篇完成,還望各位讀者體諒 m(_ _)m)


第3步:個人資產負債表

承上篇首兩步,在記帳和建立個人收支表的同時,可以同時進行建立個人會計第二寶——資產負債表,即筆者常說的「數銀紙」。


製作個人資產負債表的目的,在於檢視個人資產淨值的累積是否達標,確保家庭財務狀況沒有異常,或者分析儲蓄、投資等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例如有否記帳以外其他悄悄溜走的開支;以及檢視資產種類的結構是否健康以及跟擬定的策略資產配置(Strategic Asset Allocation)一致,從而制定未來一兩個月的短期操盤策略。當然,還可以看著個人 Net Worth 漸長,漸漸接近財務自由,給生活一些推動力。

因此,有別於「收支表」一年半載才更新一次,每次只取每月平均,筆者習慣每月一號清晨六點起床,將個人身家盤點一番。為什麼要六點?美股已收市、港股未開、銀行月利息入帳,每個月基本上只有那兩三小時的窗口能拿到所有戶口在月底最準確的結餘。這算是筆者的特殊癖好吧!

資產負債表的一側是資產,筆者採取的定義為所有金融資產、以及能產生正現金流的有形及無形資產。筆者的資產負債表上通常包括:

「流動資產」,筆者定義為一星期內能變成現鈔的資產:

  • 現金:銀行存款、外幣、電子貨幣如 PayMe 帳戶結餘,再減掉信用卡結餘。雖然說是「數銀紙」,反而筆者沒有數現鈔的習慣。
  • 定息金融資產:債券、貸出款項、以收息為主要目的的優先股。以市價入帳。
  • 非定息投資性質金融資產:以收息或長期增長為目的的股票、基金(如有,筆者基本上只會買 ETF 並歸股票類)。以市價入帳。
  • 非定息投機性質金融資產:以短期炒賣為目的的股票和其他證券、(偶爾會買的)衍生工具。以市價入帳。

「長期資產」,定義為一星期內難以變成現鈔的資產:

  • 物業:所有住宅和非住宅物業,筆者會採取網上銀行和最近成交數字作為估值參考。
  • 生意業務:所有除以持有上市公司股票以外所擁有的公司和業務,筆者估值的方法是折現現金流法。
  • 退休金及強積金:採用市價入帳。

就資產而言,筆者主要採用市值 / 公允值作為估值方法。至於到底應該用市值還是成本入帳,這關係到讀者將如何使用這資產負債表,沒有一概而論的記帳方式。 R 兄就曾經以物業入帳的方式開了一篇文章討論分析,可見這並不只是一個隨便的決定。 筆者採用公允值入帳,其一是考慮到資產的變現、融資借貸(例如樓按)的能力,其二是要方便量度資產的現回報是否仍然吸引,否則應以現價換馬。

資產負債表的另一側是負債和個人/家庭淨值。就筆者的情況而言,負債包括:

  • 購買金融資產的孖展額,主要為槓桿債券投資,市價入帳。
  • 樓宇按揭餘額,市價入帳。


最後,「資產」減去「負債」就是個人/家庭的「資產淨值」,亦即「身家」


跟收支表一樣,我們也可以通過分析個人/家庭的資產負債表,甚或兩表項目的關係,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是否健康:

  • 「現金覆蓋比率」,即「現金」/「支出」。每個人 / 家庭都應該保留一部分現金,以應付突發性開支。要記住投資難以經常獲勝,但能保持不敗的一大原因,就是避免被迫在不適當的時機和價位沽貨。如何沒有沽貨的壓力?一是小心運用槓桿,二是保持足夠的現金水平應付突發事件。多少現金才算合適?筆者認為這比率應為 6-9 個月,除非個人對被動現金流很有信心則現金可以悉數減持。過少現金則非常危險;過多現金會影響回報。另外,在衡量短期流動性時應同時考慮短期借貸水平以及距離 Margin Call 的程度。
  • 其他簡單的比例,諸如「資產現息率」=「某資產被動收入」/「相應資產市值」、「融資比率」=「孖展借貸」/「在該證券行持有能供融資的資產市值」等,理解相對容易,筆者在此不贅。
  • 更甚者,有了兩表,能抬多少現金做首期、做供樓壓力測試等資料隨時齊備,在瞬間的機會閃過時能心中有數。

至於衡量資產種類之間的比例,以及擬定/比較策略資產配置,筆者留待下一步再談。

通過堅持每月製作資產負債表,我們還可以打通兩張財務報表的關係:每個月「資產淨值」的增加,就是「儲蓄」加上資產市值的變化。如果這個關係保持不了,要麼任一財表(通常是收支表)有甚麼遺漏,要麼自己的實際儲蓄出現問題了。

個人資產負債表還有甚麼用途?曾經讀過魔術師兄的一篇文章,利用個人資產淨值和股票市場的啤打係數,放進 CAPM 模型計算自己的資本成本 WACC。要是沒有定期秤足自己的身家,試問如何有數據計算 Beta Coefficient?

【祿】我的個人/家庭理財基礎5步(上篇)

筆者不時都會與朋友討論投資市況和不同的投資物。偶爾談得興起準備出擊之際,朋友會問及該買多少倉位、甚麼價位開始部署等。

通常來到這些時候,筆者都會回應這不好回答,因為要買多少、要買得有多進取,除了視乎投資者信心和風險喜好外,更應考慮個人和家庭的財務狀況。有緣的朋友會繼續追問下去,而無緣的朋友則通常以為筆者以上的市評只是得個講字,或者收收埋埋不想朋友知道筆者自己的部署。



筆者認為,在進行任何投資決定前,我們務必先要了解自己荷包有多深、對投資回報的長遠需求又是甚麼(8厘?18厘?),才能擬定適合自己的投資方針和策略。當大方向在心中,當機會來到時便能迅速決定投資的力度和深度。

至於如何「養兵千日」,就是平日理財的功夫 了。本篇和下篇將分享筆者個人的基礎理財五部曲,相信這些 BB 班內容應該會讓不少 Blog 友見笑,不過筆者仍然希望能惠及初踏進理財殿堂的讀者們,也望拋磚引玉希望各位財經界 Blogger 分享自己的經驗,讓廣大讀者參考受惠。


第1步:記帳

理財的目的,就是確保有生之年能有足夠的金錢和資源應付一生的開銷。所以理財第一步,必先了解自己的開銷情況。

這一步的目標,不是立即要限制支出,而是讓自己清楚了解自己 / 家庭的每月支出總數和分類的大概情況,這樣才能作更長期的規劃。例如筆者在早前文章分享自己的每月支出數字,就是落實這一步好幾年的綜合結果:

樓宇 :$12,000
伙食 :$ 6,000
旅行 :$ 4,000
養車 :$ 3,000
交際 :$ 2,500
鐘點 :$ 2,000
公交 :$ 1,500
雜費*:$ 1,500 (* 水電煤管理費電話寬頻等)
高球 :$ 1,000
進修 :$   500
置裝 :$   200
總計 :$34,200 / 月


能做到上表,方法是記帳。

記帳的過程必須愈簡單愈好, 這樣才有動力繼續記帳。須知道記帳但凡大小帳目都必須如實記下,在搭個地鐵買個麵包拍個八達通搞掂、甚至電話費水電煤自動轉帳,消費如此方便的年代,記帳顯得是多麼麻煩的事;我們必須讓記帳這回事變得簡單,才能讓它成為生活習慣的一部分。

要記住,消費愈方便,記帳的威力便愈大。一方面因為錢太容易溜走,要靠記帳了解錢的去向;二方面記帳本身就有限制開支的作用,當自己已培養記帳的習慣,每買一件 Luxury Item 都需要面對將這支出記錄在案,且有機會讓自己本月支出超標,內心的掙扎足以讓自己多加思考這項支出是否值得。

筆者記帳用的是一個叫 Toshl 的 App,它的功能強大,不僅可以分開支出的方式市現金還是信用卡,還可以設定多項的消費目標、輸入收入統計儲蓄情況等等,但筆者只用到其基本功能——記錄每一筆開支的數額以及類別(分類只需要上面列表的詳細程度)。筆者喜歡這 App,是因為其介面清晰,而且一步就能進入輸入支出的介面,符合筆者對記帳過程「簡單」的要求。另一個原因,就是其免費版亦支援在電腦上匯出所有支出記錄成試算表(在許多其他的記帳程式這是收費的功能),方便筆者分析數據做 Experience Study(見下面第二步)。

在最初的一年半載,記帳的數字務求精確;如果讀者發現每個月的支出沒有規律變異很大,更需要調查究竟是經常忘了記帳,還是個人開支太過隨心所慾,有需要延長仔細記錄開始的時間才能計算有意義的平均。筆者已記帳了好幾年,到現在筆者偶爾遺漏了一些小數目其實倒不是問題,因為心中已經有數,反正每個月「數銀紙」時可將大數目偵測出來。


第2步:個人收支表

當有了好幾個月的實際開支數據後,便可以開始製作個人收支表。製作個人收支表的目的,在於分析個人大概的收入與支出數字,檢視儲蓄率、被動收入率等揭示財務健康的比率水平,並為往後理財步驟做準備。

注意我們不是會計師,不需要製作每一期的實際收支表供財務匯報;要了解實際開銷情況看 App 就可以。也注意就個人而言不需要根據會計準則做 Accrual Accounting 玩自己,所以個人收支表基本上用 Cash Basis 就可以,也就是說基本上沒有另外做「個人現金流量表」的需要,除非讀者經常過度投資致現金水平過低,有需要特別檢討。

個人收支表的第一個部分是收入。重點是分開「主動收入」和「被動收入」:

  • 「主動收入」對大部分讀者而言應該就是每月工資;請扣掉應付入息稅的每月份額。如果是生意人的話,可考慮將每月純利做保守估計(例如取每三個月最低或者平均值減一個標準差之類)。考慮自己是銀行按揭部門,銀行會視自己有多少月入?那個大概就是保守估計。

  • 「被動收入」包括所有擁有的流動資產、物業、投資業務等等所產生的收入,即不用主動工作仍能賺取的收入。如果收入情況不穩定,請用上述原則保守估計。如果「被動收入」一欄因個人投資取向屬於過度投機型、或投資太少未能填上固定的數字,就是時候檢討一下自己的投資策略和取向了。

支出部分就是記帳所得到的每月開支數字的平均。同樣的,如果每月某些開支的分類很不平均,請考慮先放一個保守的數字(開支的保守就是加大數字),並通過持續記帳去了解變異的由來。

最後,「主動收入」+「被動收入」-「支出」=「盈利」即「儲蓄」

在下一步製作資產負債表之前,單看這個收支表,我們已經可以計算一些財務比率以檢查自己的理財健康水平:


  • 「儲蓄率」,即「儲蓄」/「總收入」。筆者認為健康儲蓄率應至少有 30%,如果能達到超 50% 則更理想。根據筆者的「40/100」理論*,如果投資成績僅能追上通脹,則儲蓄率應要超出 60%,還只能是六十多歲才退休而已。

    ( * 「40/100」理論,即假設人生有 100 年命但只工作 40 年(25-65歲),那要維持一生的收支平衡的話就得把 40 年的收入攤開 100 年使用,即平均只能花收入的 40%。當然,0-25 歲是指花在自己兒女上的支出。這個理論還沒有計算年老比年輕時還需要更大的醫療預算。)
  • 「主動收入比率」,即「主動收入」/「總收入」。這比率一開始時難免接近 100%,但隨著資產和投資經驗累積,這比率應不斷下降。應要做到「主動收入」年年上升之餘,「主動收入比率」卻續年下降,即收入結構不會因為工資上升而對主動收入做成依賴。換句話說,「被動收入」的年增長率,應該要快過老闆每年加你人工的速度(是時候認清楚誰是老闆了)。
  • 「被動收入比率」就是 1 減去「主動收入比率」,原理同上。有些人看上升的數字會更有感覺和動力。
  • 「被動收入覆蓋率」,即「被動收入」/「支出」。別名是「財務自由達成比率」,因為當「被動收入覆蓋率」達到 100% 時,表示每月被動收入能完全支持每月支出,也就是「財務自由」的狀態。當然,我們不應該在 100% 達陣時就辭職,因為被動收入和開支總會有變化的時候;變化愈大,所需要預留的 Margin 愈多。一般筆者會建議「被動收入覆蓋率」達到 130% 或以上才宣布財務自由,如引用 Starman 兄自身的「Bond+REIT」例子,其「被動收入覆蓋率」更達至 150% = $12萬股債息 / $8萬家庭支出。剩下的 $4萬,Starman 兄謂之「被動收入儲蓄」,即在財務自由的狀態下繼續有人付錢給自己滾大資產;這才是鞏固萬世財務自由霸業之道。

回應文章開首,投資落盤時要做到「心中有數」,筆者早已將這些個人/家庭收入支出數字和財務比率,深深烙印在心中。


下篇筆者將繼續講解餘下三部曲,敬請期待!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