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保險界退稅三寶 以及 Top-up Plan 墊底費的考慮

剛過去的4月1日是保險業界的大日子。「退稅三寶」即自願醫保、退稅延期年金,以及強積金自願性供款扣稅安排於同日推出,依稀記得政府已經很久沒有這樣關注保險業了。一時間,「要不要買醫療保障」、「要不要供年金」的問題,在筆者現實世界和 Blog 界朋友圈裏也此起彼落,討論熱鬧得很。



本文上半部簡單說明筆者對上述三項的立場:


  • 「自願醫保」是保障;保障型產品主要看有多有效「燙平」閣下的支出,以及要看是否已經有同等保障重複。
    • 就保障重複性方面,「自願醫保」的標準計劃其實是最低端(「低級低端」)的醫療保險產品,一般能享受較高稅務優惠(即收入足以讓邊際稅率達至 17%)之人士,大概公司團體醫療保險以能涵蓋此等保障(建議大家購買前先比較);除非閣下乃公務員或公營事業從業員而對現在或公營醫療體系沒有信心吧。
    • 購買私營醫療保險,筆者建議最低限度也需要達至「高級低端」即有「附加額外醫療保障(SMM)」的級數,因為在私家醫院洗費動輒十數萬,但「低級低端」醫療保險保障一般只有數萬元。假設閣下沒有任何個人或團體醫療保險保障,這可以通過一張沒有墊底費的「高級低端」保險產品,或者在「低級低端」產品上加上所謂「Top-up Plan」去完成。關於 Top-up Plan,本文下半部將有較深入的討論。
    • 就支出「燙平」有效性而言,保險最有效是應對機率發生極少、但一旦發生財務負擔嚴重的事件,例如家庭經濟支柱的死亡風險。如果事件基本上會發生(如小朋友經常頭暈身㷫要看醫生、老人家動輒要出入醫院),醫療開支反正也要付的話,用保險代替醫療開支就沒多能「燙平」閣下的支出,建議省回給保險公司揩油水的機會。

  • 「延期年金」和「強積金」其實不是保險,是投資,投資就應該單看回報和風險(主要是資金流動性)的平衡。
    • 留意筆者在大半年前的文章,說明「年金」並非純投資產品,也有「長壽風險」保障成份,為什麼筆者今天反過來說年金不是保險是投資呢?如果讀者有心將保監局核准的「合資格延期年金產品」(QDAP)(link) 仔細瀏覽一遍,不難發現這批所批准能扣稅的所謂「年金產品」,年金派發期只限10至20年。這跟上年討論的公共年金派發至終身相差甚遠,因為基本上以年金持有人的平均餘命(參考上篇最後兩段)計算,他們絕大多數能活過整個年金派發期,這就跟一般派息產品沒有分別了,反而最重要的長壽風險保障卻未能提供。所以筆者會以「投資產品」的定位分析可扣稅延期年金。
    • 就「回報」方面,訖今為止所提供的可扣稅年金產品,最高全期保證回報不過 3% 多一點。這口價對保險公司而言已經差不多是虧本生意,但對財金 Blog 界讀者應該有更好的選擇。留意就筆者認知,年金產品不能抵押銀行,因為新修訂的稅務條例規定,保單持有人必須要是申請扣稅的納稅人或其配偶。至於強迫金回報,你懂的⋯⋯ 借強迫金平台用沸騰指數系統進出「恆生指數基金」倒不失為一個選擇。
    • 反而筆者更着眼的,是「資金流動性」的考慮。強迫金只可以在65歲後提取,反之延期年金有兩大優勢: 除了最早50歲可獲年金派發外,根據保監局指引,退保取回現金價值並不視為保費返還(即不用補回稅務寬免)。留意退保隨時都可以,並不需要等到 50 歲,意味著高年金價值的退稅年金產品是「資金回籠期」最快的可扣稅產品。


在此起彼落的保險討論聲中,另一個實用而值得分享的討論,反而跟退稅三寶無關,而是關於醫療保險 Top-up Plan 的墊底費該如何選擇的討論。筆者長週末前參與了止凡飯局,其中也有類似的討論,讀者不妨參考止凡兄的會議記錄 :P )

朋友是高薪一族,公司也提供較全面的「高級低端」醫療保障 —— 團體醫療提供高達 $18萬的 SMM,所以在討論初期已 Rule Out 自願醫保的需要。

朋友知道如果希望再進一步完善其醫療保障,可以買一張高墊底費(deductible)的 Top-up Plan;首幾萬元交予公司團體醫保負責,萬一真的爆大獲,公司醫保未能賠償的部分則能交予此第二索償保單「包底」。朋友的問題是,這張第二保單的墊底費該買多大?

這又回歸到筆者對保障型保險的兩大考慮:「燙平效率」和「保障重複性」。墊底費太低,意味公司團體醫療和第二保險的重複性太大,第二保險的某部份保費支出着實浪費(低墊底費的保單當然保費較貴);墊底費太高,則未能有效填滿兩份保險之間的「罅隙」,即第一保單已爆但未 Trigger 第二保單賠償,中間的醫療費用縫隙需要自付,未能有效燙平支出。

就讓筆者做一些簡單的計算,呈現兩者該如何平衡。

朋友公司團體醫保的 SMM 是 $18萬,但有 $500 墊底費,以及 20% 共同支付額。現假設朋友患病,保障範圍內的實際醫療開支為 $10萬,而在保單基礎保障未能取分毫。在這情況下,這張第一保單的賠償為:

  • 首 $500 自負
  • 餘額 $99,500 賠償 80% 即 $79,600,其餘 $19,900 自負
  • 自行負責的醫療開支為 $19,900 + $500 = $20,400
  • 自負比率為 (19,900+500)/100,000 = 20.4%



假設朋友另買了一張 $80,000 墊底費、沒有共同支付(即全數賠償)的 Top-up Plan 作為第二保單,在第一保單賠償完成後,朋友將可從第二保單處得到:

       $100,000 - (墊底費 / 第一保險賠償) 之較高者
    = $100,000 - ($80,000 / $79,600) 之較高者
    = $20,000

之賠償,自行負責的醫療費用縮減至 $400 或原開支的 0.4%!在這個情況中,朋友實際的醫療開支差不多全數由保險公司負責,即朋友成功地將突發的 $10萬開支差不多完全「燙平」,成為有數得計的兩張保單的保費。


倘若朋友買的第二保單墊底費為 $5萬,朋友在這例子中就可以得到全數賠償,但留意兩份醫保當中有 $29,600 的保障額是重複浪費了。而如果朋友買的第二保單墊底費為 $10萬,朋友將不會從第二保單得到任何賠償,意味朋友仍須自負超過 20% 的醫療開支,「燙平」的效果成疑。

當然,上面只考慮了一個實際醫療開支為 $10萬的例子,在買醫療保險之前我們永遠不會知道下次的索償金額是多少,於是我們必須考慮不同的醫療開支,在不同的第二保單墊底費下,重複浪費與自負餘額的情況。

讀者可試着重複上面的計算,將 $1萬 / $2萬 / ⋯ / $25萬 醫療開支可獲得的賠償、重複浪費的保障比率,以及自負比率製作成圖,以比對不同第二保單墊底費的效果。(本來打算成圖再出 Blog 文,請原諒筆者最近餵奶煲代茶洗奶樽超級忙⋯⋯)至於讀者實際上需要購買多大墊底費,就要看讀者對上面那一幅圖比較合眼緣(亦即讀者的風險承受程度),對比保費的關係了。

當然以上分析純粹從數字討論,假設了所有醫療支出均在保障範圍內。醫療保險的精妙之處,還在於其索償程序、疾病和醫療程序如何符合保單條款規定。所以大家購買醫療保險,除了要懂得計數,還需要細閱魔鬼細節,以及最好找一個真正信得過的保險代理及保險商。

【壽】自律神經與陰陽平衡 以西洋醫學理論養陰扶陽

2019 年的第一篇文章,先跟各位讀者報個喜也道個歉:筆者的孩子在今年較早前出世了(一月大 B 贏在起跑線?笑),而漫長的無眠夜亦隨即展開,新文章的話恐怕要讓各位讀者更久候了。


無眠夜對男人來說,最傷身體的「陰氣」。陰氣受傷,會讓消化不良、血壓上升,久而久之身體抵抗力會變差;而陰虛則陽亢,也就是虛熱,也會讓人心情煩躁、情緒容易波動。此時如果我們用藥不當,以為是熱氣多喝涼茶,反則讓陰虛更虛,而陰陽平衡一旦打破了,身體更難恢復過來。

讀者可能已經滿肚疑問,為什麼筆者忽然說起中醫理論上來了?雖然筆者前年的確是說過有興趣鑽研中醫學,不過以上筆者所引用的卻不是中醫學說,而是西醫近二、三十年來很專注研究的一門神經醫學 —— 自律神經平衡學說。

這一切又要回到筆者喜歡的醫學節目《恐怖醫學》說起。話說筆者不下一次在節目中見到日本的醫學人員會用一部名叫「自律神經儀」的儀器,量度受訪者的自律神經活躍程度,從而判斷受訪者的健康水平。筆者對這個儀器非常有興趣,因為似乎是一個科學的方法測量「亞健康」,讓自己可以在疾病來襲之前及早預防應對,於是便嘗試在網上搜尋,而網上的資訊讓筆者眼界大開⋯

一提起我們身體的神經活動,我們自不然想起腦部的思考活動和對身體四肢、面部表情等等的控制。但縱使我們作為萬物之靈,可以透過思想和自由意志掌管世界,但其實我們能控制的神經活動只及身體所有神經活動的一、兩成,其餘八、九成其實是處於「自動導航模式」—— 也就是我們所講的「自律神經」。身體自我控制的神經活動,控制整部「身體機器」的運作:

  • 眼部的瞳孔是擴張還是收縮、控制晶狀體的肌肉是放鬆(看遠物)還是收縮(看近物)
  • 汗腺分泌汗液的多少和位置
  • 心臟肌肉的收縮速度和力量
  • 氣管收縮還是擴張
  • 腸道的蠕動和張力
  • 肝臟是釋出葡萄糖還是處理肝醣合成
  • 膀胱催尿肌和三角肌(放尿)的互動
  • 血液的凝固作用、代謝活動
  • 男性性高潮的勃起與射精
  • ⋯⋯


簡單來講,就是控制你身體內在健康的一切。

可以想像,如果這個「自動導航系統」有什麼失靈,我們的健康必定堪虞!系統失靈,學名叫做「自律神經失調」。原來自律神經是一對存在的,分別名為「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 留意「副交感神經」雖然名為「副」,但絕不代表其地位在交感神經之下,兩組神經是平起平坐的。在正常的身體內,兩組神經交替運作,互有工作和休息的時間,就像早更和夜更大廈管理員一樣,互相輪更工作,有系統地維持大廈運作和保安。系統失靈,意味著這個平衡給打破了 —— 通常一開始是其中一方長期亢奮抑壓了另一方的活動,導致身體機能長期偏向一個極端;久而久之被抑壓的一方活性下降,而強勢的一方也出現勞損而活動下降,情形就像是日更管理員工作過度積勞成疾,而夜間管理員長期工作不足已經失去工作能力。當整個自律神經的活動減少,就代表我們身體衰老了(自律神經的活動水平,正正是我們「生物年齡」Biological Age 的一個重要鑒定指標)。

留意一開始出現自律神經失調,身體機能長期偏向一個極點,已經足以令身體出現毛病。試想像如果我們汗腺被長期抑制但掌心冒汗、內臟血管長期處於收縮狀態、氣管長期收窄⋯⋯此乃典型交感神經活躍的表現,其實看起來更像是很多香港人的都市病。 至於另一個極端,則是由副交感神經控制的身體免疫反應過於旺盛,使得正常的物質也被身體視為入侵者,導致過敏體質、濕疹、鼻敏感、食物敏感⋯

以上所講的,都是西洋醫學近二三十年的重點研究項目,但殊不知道我們中華文化一早就知道這個大道理,先秦時期《黃帝內經》早已另一詞彙冠之 —— 「陰陽失調」。而「交感神經」正正就是「陽氣」、「副交感神經」就是「陰氣」,一句「陰衰陽亢」、或是「陰盛陽衰」,就足以概括以上整段文字的內容,以及筆者晚晚無眠夜的情況,教筆者如何不感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筆者自知體質當屬陰虛,即「副交感神經低下」。從中醫的角度當然可用藥材入手,筆者前年文章也有交代過找中醫師調理身體。筆者更好奇的,是能否用西醫的角度調理陰虛的體質,甚至單從生活習慣入手,減少不必要的用藥,畢竟「是藥三分毒」也。

經過另一輪網上資料蒐集,筆者現在嘗試培養三個新的習慣,希望收「養陰扶陽」之效:


  1. 進食奧米加-3 (Omega-3)。西醫研究指出,Omega-3 是維持副交感神經活性的重要原料,而 Omega-6 則有利交感神經的傳遞。如果要保持陰陽平衡,我們應當進食同比例的 Omega-3 和 6;但是一般都市人都是進食 Omega-6 有餘而 Omega-3 不足。這是由於一般的食油(如花生油、粟米油)都含較高的 Omega-6 比例,同樣我們飼養禽畜的飼料(用粟米而不用草飼)也傾向多含 Omega-6。

    深海魚一般含有豐富的 Omega-3(在孕婦補充劑和奶粉廣告經常提起的 DHA 和 EPA 就是 Omega-3 的一種),而植物脂肪方面可考慮紫蘇油(Perilla Oil),當中蘊含的 ALA 能被我們身體轉化為 DHA。在香港很難找到這種食油,筆者現在嘗試在 iHerb 訂購補充劑食用。
  2. 腹式呼吸。呼吸是極少數能直接激活自律神經而在我們控制範圍之內的活動。短而速的呼吸一般來說是跟「交感神經」聯繫,而深且長的腹式呼吸一般認為是與「副交感神經」有所關聯。一說橫隔膜附近分布很多副交感神經,腹式呼吸會運動到橫隔膜,藉此刺激副交感神經。這就是我們緊張時、失眠時可以借助深呼吸讓身體平靜下來的道理。
  3. 聆聽輕音樂。讀者有想過為什麼「藥」字是從「樂」嗎?一說是「音樂」本身就是藥的一種,讀者也應該有聽說過聆聽輕音樂可以減壓寧神吧!根據網路文章,一般的輕音樂能讓我們平靜下來,而有些醫學共振音樂(Google 關鍵字: Peter Hübner),則更宣稱比藥物治療更有效減壓四至八倍,據稱原因是這些音樂的頻率能調適自律神經的活動。筆者還沒有嘗試醫學共振音樂的打算,但已在日常冥想中加入腹式呼吸和輕音樂的元素。


最後當然要帶返個頭盔:筆者絕非中醫或西醫專業醫學人員,上述所講純粹是讀過網上資源後,以自己的文字將理解到的重新整理而已。如果讀者身體不適,請務必尋求專業醫療意見。

在此也跟廣大讀者拜個早年,祝各位在豬年身體健康、心靈富足、財務自由、家庭幸福美滿!

【祿】您希望您的醫療保險 期滿回贈多少保費?

朋友圈當中一位朋友最近買了醫療保險,6年繳的計劃宣稱保障回報兼備,不論有否索償,10年期滿後不僅可獲退還全數保費,更有額外 8% 回贈。朋友自言覺得很吸引,「有病有得賠,又能全數取回保費有凸;有 upside 無 downside,完全無蝕底!」



相信作為本 Blog 的讀者,看到這裏一定覺得有點問題、一定覺得「冇咁大隻蛤乸隨街跳」、一定已經很明白「羊毛出自羊身上」的道理。如果讀者這樣想,你就對了!所謂的「回贈」,就算再高,歸根究底就是退回閣下自己的錢而已。坦白說,就算要回贈不只 8% 而是 18% 的保費,保險公司也能有方法在不提高實際投資回報(內部回報率)的情況下輕鬆達成。

在被 8% 甚至 18% 大大的數字吸引之前,我們必須搞清楚這個回贈背後的內部回報率,並將之與市場上不同的投資工具作比較。重要的事情不妨多講一遍:「保障」才是保險公司擅長處理的風險,我們單憑個人的力量難以自行處理,在市場上也難以尋找代替品;但保險公司在「回報」面前卻是跟其他金融機構甚至自己沒有兩樣,大家基本上都是在同一個股金債匯市場投資買賣金融資產,保險公司投資股票等「高風險資產」甚至需要面對監管機構的資本要求,亦即個人不用面對的額外風險資金成本。所以當搞清楚保險公司能為閣下的儲蓄帶來什麼合理回報後,讀者就不會再被 8% 或者 18% 等吸引眼球的數字所蒙蔽,從而根據自己的理財能力選擇合適的理財產品了。


至於讀者可能有興趣,保險公司是如何創造 8% 期滿保費回贈給筆者的朋友?這回筆者換個方法不直接告訴你,如果讀者小學畢業數學科學過代數,就讓我們一起動手做吧!

現設想一張給予 30歲男性投保人 10 年保障、6年繳清、期滿不論索償狀況退還已繳保費 108% 的保單。假設每年保費為 $X。

投保人的支出:

在保單開立後首 6 年的年初(即 0/1/2/3/4/5 年後),每年繳納保費 $X。為方便計算,假設在保單開立後的 2.5 年(六個時間點的平均)一次過繳納 $6X。

投保人得到的利益:

1. 十年內的基本醫療保障;這個部分可以純保障醫療保險代替。網上隨意估價,35歲男性(30-40歲平均)年保費大概為 $3,000。同樣,為方便計算,假設在 10 年的中間,投保人獲得等值 $30,000 的保障。

2. 十年後得到保費退還兼回贈 108% x $6X,即 $6.48X。

現假設保險公司願意給予投保人每年 3% 的實際回報,以等價交換原則計算 10年末的價值:

支出 = 利益
$6X (1+3%)10-2.5= $30,000 (1+3%)5 + $6.48X
$X = $32,823

即首 6 年共給予保險公司 $196,938,10年期滿取回 $212,693;所得的保障跟 $30,000 買到的醫療保險一樣,另 10 年後僅送 $15,755 即半年保費也沒有的回贈聊表心意。然而這張有回贈的保單,一年所需的保費卻已經可以買足 10 年純保障。


想期滿要 18% 回贈?沒問題,在維持 3% 回報率的前提下,根據高小學生也懂的代數:
$6X (1+3%)10-2.5 = $30,000 (1+3%)5 + $7.08X
$X = $85,009

即首 6 年共給予保險公司 $510,054,10年期滿取回 $601,864,所得的保障同樣跟 $30,000 買到的醫療保險一樣,另 10 年後回贈 $91,810,不計時間值的話勉強保費打個九折,但付的卻是 純保障保險保費的 28 倍以上。


看完這篇,讀者又希望自己的醫療保險,期滿回贈多少保費?筆者自己答案已經不言而喻了。

【福 / 壽】愛在當下 降醣減脂 飯後散步半小時

半桶水爸爸最近文章的啟發,良久未有發文靈感的筆者方才發現,幸福的事早就在自己身邊,現短文一篇跟各位讀者分享 🙂


筆者多篇文章都講述自己每早的健康習慣。培養晨早的習慣是因為筆者正職比較繁忙,今早出門往往不知今晚能否準時下班,所以習慣先將重要的時間和事情先做好,免得晚上晚了下班方才後悔。然而本篇的習慣卻是一個例外——只要晚上是一起吃飯的話,筆者和太太都會飯後在住家附近公園作簡單散步,即使現在太太進入了第三孕期仍然堅持這個習慣。

這個習慣的開始是一個健康的考慮。數年前筆者和太太在明珠台節目《祝君健康》認識到,晚飯後散步 30 分鐘能有助消化,並能有效降低血糖。為了不想中年發福甚至得上糖尿病,從那天起我們便開始了晚飯後散步這個習慣。

筆者和太太沒有像節目主持人那般,散步後去驗血糖驗證散步的功效,但早就能從生活中感受到長期飯後散步帶來的各種健康及健康以外的莫大好處:

第一當然是體重控制:有飯後散步的晚上,第二朝醒來體重變化通常要比沒有散步的晚上要來得健康。

第二是提升睡眠品質:通常散步後的晚上都睡得比較好,較少「扎醒」或夢多難眠的情形。

第三是減壓和增加認知能力:愈來愈多研究顯示,散步能增加腦袋的血液流量,幫助記憶和認知能力、有助減壓;筆者也記得《恐佈醫學》不下一次以「散步」作為對抗腦退化症和抑鬱症的處方。

但其實筆者認為最重要的好處,卻是散步製造了兩夫婦的「優質時間」(Quality Time)。要知道兩夫婦的肉體雖然每日都有十個八個小時在附近,但二人有深度心靈交流的時間和機會卻是少之又少——日間在職場打拚,晚上處理家頭細務,試問兩人不努力爭取的話,還有甚麼時間細心聆聽並了解對方的感受?散步就是我們每天那 30 分鐘深度溝通交流的時間,就是那促進夫妻感情的重要時間。一般我們會一邊在公園走,一邊互相傾談各自的工作、從同事或朋友得到的資訊、講出自己一天的心情和感受;有時我們也利用這個機會,談及一些嚴肅的議題,例如家庭財政、育兒方針,或者是憧憬一下退休之後的生活、發一下六合彩橫財春秋大夢等。

而最能讓晚間飯後散步成為我們優質時間的主因,是公園黑暗的環境有效促使我們放下手機。散步是機不離手的筆者主動願意放下手機的時間,起初是出於對眼睛健康的考慮,後來當散步漸漸成為筆者和太太心靈交流的上佳時間後,更多是處於珍惜眼前人、活在當下的考慮。到最近筆者換了能接聽電話的 Apple Watch,確保了散步時親人能作緊急聯繫筆者的方法,筆者乾脆電話也沒帶就去散步。

自從太太懷了我倆的骨肉,散步的時間變得更加重要。一方面散步能促進太太的血液循環,減低妊娠糖尿病的風險,也更有效將吸收到的營養帶給寶寶;二方面是藉著我們散步時的交流討論,繼續就育兒方針、家務安排等交換意見以準備新生命的降臨;三方面寶寶聽著我們討論的聲音,也就是胎教的一種,讓寶寶早日認識聆聽爸爸媽媽的聲音。孕婦只有少數適合做的運動,當中散步是最方便又最安全的。

很慶幸自己居住的地方附近就有一個大公園,從公園一端走到另一端是一公里,來回走一趟大概就是 30 分鐘。喜歡的時候就多走一點,有要事在身就走短一點,沒有限制和束縛,但卻是我倆每天期待著的時光。有研究指出,吃晚飯後立即散步是最健康的,所以各位不要再用「洗碗」做藉口了,坐言起行去散步拍拖,碗碟待回家再洗吧! 

【家】 贏在起跑線 不如先選對運動場

這幾個月來,筆者發文的速度明顯減慢了。今個夏天過得異常充實,因為筆者和太太都忙於準備數個月後迎接小生命的來臨;在身心、財務和育兒知識上,都忙於學習新世界的一切。


「全家福祿壽」既有「全」、「福」、「祿」、「壽」四卷,豈能沒有「家」卷?筆者也等待了這個時刻很久,終於可以解鎖 「幸福家庭」之卷,分享交流筆者對育兒、建立家庭的一些願望和想法。

系列第一篇,是寫給日後的自己做警惕的,題目是煲到爛的「贏在起跑線」。這篇文章讀起來來可能有點散亂,因為起初想寫議論文,結果卻更似一篇抒情文,還望讀者見諒,哈哈。


筆者覺得,在幾年前,社會的氛圍跟現在的有點不同;在當時「贏在起跑線」是很理所當然的事 —— 超聲波相要用來報讀保證前途的名牌幼稚園、幾個月大的嬰幼兒要上 Playgroup 學三文四語乃等閒事;選不定要讀「本地線」還是「國際線」幼稚園不要緊,上下午各修讀一所就可以,中午在私家車上換校服和午飯,小朋友比上班還要忙。還有當然就是琴棋書畫十八般武藝樣樣皆通、Portfolio 厚過康熙字典,還「沒法解釋怎可報漏古箏」。

這個現象,坦白說,的確嚇怕了當年新婚的筆者夫婦。結婚前後不久開始,我倆就不時均對育兒的期望和價值觀交流討論。我們的看法很一致,就是要讓孩子健康愉快成長,讓孩子自己選擇自己的道路,然後鍛鍊自己的意志,以不傷害別人的方式,去達致孩子自己定義的成功,而前提是:他必須能先自己養活自己。這個期望,跟當時的社會價值,凡事為孩子選擇好,贏在起跑線,再操練成繁忙兒童,的確有點大相徑庭。

然後社會愈加關注兒童患抑鬱症、精神病的個案,然後社會廣泛報導壓力兒童自殺的個案,然後讓筆者印象最深刻的是 UNICEF 也要發廣告,捍衛已發展國家兒童每日一小時的自由遊玩的「權利」⋯⋯ 幸而筆者也看到社會這幾年來也有點兒改變,開始尊重兒童也是一個個體,開始察覺並尊重每個孩子的獨特性,而不是家長用來耀武揚威的工具。

但切身的問題來了,大部分家長在生育之前都會說自己不是「怪獸家長」、「虎媽」,會以孩子的獨特性和需要為養育的大前提,然而真正生育以後,孩子面對的競爭卻是實在的:學位就是那麼多、一班只有一個第一、拉 Curve 之下就是只有這麽多個 5**(但文憑試 5** 不如報 IB),當其他家長「怪獸」起來,如果我不怪獸,豈不很輸蝕?面對這 Game Theory,筆者在幾個月後即為人父之際,又教我如何保持堅定的意志?

筆者目前的答案是:「成功需父幹」。

先別誤會,筆者想說的不是由筆者連子女的錢也賺下來,然後買幾層樓收租給子女作為生活費;前文早就說過筆者希望將來的孩子能夠自給自足自力更生。

筆者想說的是,為人父母,子女成功有賴他們無憂無慮的不斷探索自己內在和四周外在的世界;而父母的責任,就是信任他們,放手讓孩子去嘗試,同時為孩子張開安全網,讓孩子死不掉,因為「沒有致命的東西只會讓人更堅強」(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我認為父幹的目的,在於將子女的可能性最大化,同時張開最大的防護網,讓孩子自己選擇如何去成長。


筆者認為,希望自己小朋友贏在起跑線的家長,某程度上是對自己沒有信心,不能給予子女成長所需要的探索和犯錯的空間,只知道要「達標」,達成某些健康科學甚或社會文化強加於小朋友發展身上的所謂指標。沒有犯錯的空間,也許來自父母不知道育兒路上種種權利及選擇(知識上)、也許來自父母沒有足夠的人際關係去為孩子打開某些密門(人脈上)、也許來自父母沒有足夠的財政資源去提供第二選項、Fall Back Plan(財政上)。作為父母,在知識、人脈、財政上裝備自己,才是我所希望的「成功需父幹」。

「贏在起跑線」也表示將子女的人生看成是一條直線的跑步競賽,但殊不知到單是田徑比賽場就有數十種項目可以參與,為什麼不讓小朋友探索選擇自己喜歡的項目之前,就讓他認定了馬拉松長跑?當人人都跑馬拉松,退一步參賽擲鐵餅,不是有更廣闊的天空?在沒有衡量過馬拉松比賽是否適合自己的孩子之前就盲目報名,這跟人人都去買某投資物、自己沒有衡量自己的財政和流動性需求,又跟風去買,有什麼分別?如果有一天,向前一步則死,後退一步則亡,只懂往前跑的馬拉松孩子,又是否知道他擁有「往旁邊走」的人生選項 —— 尤其是如果那個時候自己的身體已經不容許在孩子身旁陪着走、提點他的時候?


還有另一件事:人生馬拉松比賽的獎品,往往是 —— 繼續跑更多、更遠的馬拉松。

港爸港媽要子女贏在起跑線,琴棋書畫三文四語是基本,目標是不是以下這個?

「家長:我認為讀幼稚園的目的是升上名牌小學,接著升上名牌中學,然後順理成章地升上名牌大學。這樣,將來的出路就有了保證,否則孩子將來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呢?」(節錄自本地某升學專家著作,筆者第一次讀到的時候,當場大呼「痴線!」)

然而某大型銀行早前的一則廣告,就告訴你往後的故事:

「我個囡細細個就好叻(小女孩在彈鋼琴),依家… 最叻係加班(上班女在打鍵盤)。有邊個老豆想個囡嫁咗畀份工?(下班女在梳化累得倒下來)」

將兩件事放在一起,就會明白… 是誰讓女兒嫁了給工作。

讓孩子們醉心讀書考試一心一意疊埋心水(也只懂)做專業人士再開行 OT 賣命,30 歲時孩子方才發現,做狀元其實跟成功沒有甚麼關係,讓他們後悔從前浪費了這麼多時間在跟別人拚成績、拚職級、拚人工,活在社會強加於自己身上的價值觀,而忘記去尋找自己的價值觀,試問這是我們作為家長樂於見到的嗎?還是這只是容易、方便自己教養的方法?

跑馬拉松,縱使沿路風景多美麗,總不能停下來駐足觀賞。如果我們的孩子可以有條件、有權利選擇,在喜歡的地方停下來看看,欣賞路旁的鮮花、遠處的景色、無雲的晴空,甚至帶同朋友或是爸爸媽媽一同野餐、同歡同樂⋯⋯ 為孩子報名跑馬拉松,你清楚這真的能為孩子奪回人生的選擇權?

筆者認為,成功的人生,是有選擇權的人生;而打從一開始為孩子報名參加賽跑,父母已為孩子做了決定,已經將他的人生選擇權剝削掉。

筆者認為,作為父母,責任在於帶孩子去不同的運動場,告訴他、讓他看見這個世界上除了賽跑,還有各式各樣不同的競技可以參與。甚至如果他喜歡而有能力,自己創立一個全新的運動也行。(題外話:早前在電視上見到一種新運動「Golfball」,就是用踢的打高爾夫,如果將來孩子是足球小將,這運動應該會是我們的交匯點 :) )

先選擇了幾個孩子喜歡的運動場,一邊訓練再觀察,根據孩子的年紀和能力而參與,慢慢轉為從旁協助,再而只是場邊鼓勵;讓孩子在自己適合的時間選擇自己要走的道路、要做的運動、要作的比賽。如果我們相信並認定孩子是未來世界的主人翁,將來也會成為別人的配偶、家長、老闆、同事、合夥人,我們就得信任他、訓練他去做選擇、做決定,而不是自己在遼闊的世界裏畫兩條線作為賽道,然後訓練孩子在這個狹窄的、被定義的「世界」裏邊成為「『世界』第一」。要孩子將來「Play by the rules」還是「Play with the rules」,父母的心態起決定性作用。

這才是筆者所說的「成功需父幹」。



說到底,家長們搞這麼多動作,都是想孩子,甚至自己,有能力選擇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簡單點說,就是做回自己;簡單點說,我們都在贖身。

做人⋯ 其實簡單些不可以嗎?

如果自己真心喜歡平凡生活,做父母就要跟小朋友講,在能養活自己的前提下,做平凡人、做平凡事,但每天在過自己喜歡的生活,這個絕對可以係人生的 Happily everafter。

如果小朋友自己不喜歡,就鼓勵他用自己雙手去尋找自己的未來。

父母能做的,就是投射不同的可能性給小朋友知道;但小朋友要認定哪一條路去走、如何走,就自己去選擇、解決。

其實,在香港,要平凡生活,也不容易,是吧?

熱門文章